江苏人眼里的青海酒拉拉

文/李清

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篇转来的文章,说“大青海”人如何如何能喝酒。很多人或许很感兴趣,青海人真的特别能喝酒吗?

清哥虽然是江苏人,却对青海还是稍有些了解的,因为多年前我的一位前女友,就是青海格尔木人。

众所周知,青海位于中国的西部,其西北是新疆,西南是西藏。但青海人都喜欢说自己是西北人,这可能是因为当地自然条件恶劣,民风粗野豪放的原因。而且,青海对西北城市西安、兰州比较亲近。但青海只有多万人口,在知名度、影响力上远比不上新疆、内蒙等边疆省区。

青海人说当地有句关于喝酒的俗话,“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两”,意思是,是个青海人就能喝酒。有人认为,这跟当地的气候有关系,青海高寒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喝酒是驱寒和打发寒冬的方法。据青海人吹牛逼,世界白酒销售量,莫斯科第一,西宁第二,青海大多数人都能喝半斤。其实,西宁加郊县一共才多万人,就算大多数人都能喝半斤,白酒总销量也高不到哪儿去。再说,能喝半斤有什么了不起,是不是?

不过青海人喝酒确实比较豪迈。青海的《西海都市报》曾介绍,青海人聚餐,通常几个人坐下后,酒瓶便摆上桌,在场的人都得先喝上几杯,且“喝双不喝单”,这叫“打底”,然后推选一人划拳过关,但须得大拳才有气势,“姐姐拳”是很少有的。开始划拳时还得谦逊一番,握手同声道:“让着点!”再一声:“哥俩好!”就进入角色了。此时,把盏的把盏,监酒的监酒,观拳的观拳,各司其职。几关过后,喝到高兴处,有人会拿起筷子和碟子,一面敲一面唱“乡亲,今儿呀不醉(者)哪日醉呀……”然后一起跟着嚎。当地把爱喝酒的人叫“酒拉拉”,还说“这就是豪饮的青海人”。但实际上,青海人和很多北方人一样,日均饮酒量并不高。每天咪小酒的江浙人,喝酒时才不会这么大喊大闹的呢。

青海人喜欢吹他们有好酒青稞酒。青稞酒,很多人都听说过,它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其特点是喝了不上头,不口干,当时感觉劲大,但醒酒快。但青稞酒并非青海的特产,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都有。当然,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属海东市)的青稞酒,在青稞酒里算较知名的,相传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此地留下的白酒酿造工艺。土族,与湖北、重庆的土家族不一样,实际是蒙古人的后裔。不过,互助的青稞酒一般度数比较低,在全国也入不了白酒的主流市场,也就一些旅游者或好奇者当特产买了尝尝而已,青海根本算不上什么酒乡。

需要说的是,青海人喝酒的习俗很不好。《西宁晚报》就登过文章,说青海人喝酒的“传统”该改一改了。青海人过年,是一箱一箱地抬酒回家。青海人宴客,一桌酒席少则可吃四五个小时,多则可达十来个小时。有人在宾馆订酒席,事先说好是下午4时开席,结果去了发现上一桌客人还未撤席,正在狂喝猛饮,而他们是中午12点开席的。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青海人大气、能喝,其实这是非常落后的生活习惯,不讲现代规则,没有时间概念,饮食也没有节制。就算喝酒,事实上也是他们难得喝顿大酒,于是就拼了命地喝,就像这辈子没见过酒似的。有个说法,西宁人周末没啥别的事做,只能喝酒“挖坑”。这样的地方,不但没有上得了台面的酒文化,地方也难真正发展起来。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ys/7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