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
陆悦
编辑
黄传安
摄影
黄勇
坐火车去看一路格桑花
作者黄勇当你登上西宁至拉萨的列车,你的脚就已经踏上青藏高原了。现代化的车厢内,你会看到一幅幅满山遍野的格桑花、自由自在生活的藏羚羊和水天一色青海湖……,甚至地毯、唐卡、服饰和卧铺车上悬挂的五颜六色的床旗都给了你这样的一种氛围。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也许它本身就是青藏高原的一个大胆设想。列车像骏马一样一路向西飞驰,车窗外掠过的是它忽而是荒蛮原野;忽而是茫茫戈壁;忽而是牛羊遍地的草场。一站一景,让人舍不得眨眼,拿着“长枪短炮”拍摄窗外风景可能是开往拉萨的列车上特有的风景了。在高原上,不用特意选,镜头对准那里都是美丽的景色。公里的漫漫路程,隔窗你可以领略青藏线上的四季风光。车内的时间一成不变,但窗外的世界真的晃动了一年……图1、被誉为草原黑珍珠的牦牛,悠然自得地活于一方天地。列车在空旷、苍凉雪峰间穿行,经常能看到与铁路并行青藏公路,以及公路上像龟甲虫似的汽车。这里许多亮丽的风景,是我们内地永远无法看到的:一边是皑皑的雪山,一边是碧绿的芳草;一边是祥和的寺庙,一边是血淋淋的天葬台……都说到了特区你才知道你口袋的钱有多少;到了北京你才知道你的官职有多大,可到了西藏才知道这路有多长。这条号称“天路”的青藏铁路,仿佛永远没有尽头,然而也只有通过伸向远方这两条黑黝黝的铁轨,你才能看见一丝现代文明的痕迹。过了昆仑山,列车行进在茫茫的可可西里荒原上,窗外不时出现的游荡的藏羚羊和野毛牛,引得孩子们的叫喊声,摄影者也顾不得车窗的阻隔,毫不犹豫地按快门。在可可西里铁路两侧建有连成片“草方格”,这是青藏铁路最有效的固沙手段。随着海拔的增高,旅客们逐渐有了高原反应,车内的乘客安静了许多,有的上铺躺下,有的闭目休息,个别严重的找吸管吸氧。茶炉里的水烧开了,可不觉得十分的热,听列车员介绍,高原上沸点只有70度,饭菜也不愿意熟,餐车师傅做饭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那些汉、藏的菜式,都是厨师们边吸氧边炒出来的。图2、云雾缠绕下的村落。车厢内还有两位在青藏铁路工作的通勤职工。单位他们每年给定期检查身体,工资待遇也比较高,但工作条件却比较艰苦。他们脸上常年是黑红色的,那是西藏当地特有的“高原红”,是被高原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当他们得知我是济南局铁路职工时,和掌念了一句:扎西德勒!他们知道泉城济南,也知道青岛,但都没去过,他们最大愿望就是看看大海……他们讲青藏铁路开通后,当地建筑材料的价格下调了不少。其中一名铁路职工的家今年还翻盖了一栋藏家小楼,是借了铁路开通的光……随着列车的爬升,我因高原反应窝在卧铺的一角静静休息,手中的相机第一次觉得它如此的沉重,甚至连人体的触觉和痛觉也变得迟钝许多。随身带的方便面膨胀地像个小鼓,开盖后的牙膏不用挤就出来了。列车在米唐古拉车站停车,它是青藏铁路经过的最高点。为了旅客的安全,列车不开车门。隔窗张望这座世界最高的无人车站,感受到的是荒漠孤独。立在高处的纪念碑,证明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量,但在天地之间,它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列车员迈着慢慢的步子,在车厢巡视,不时地与旅客嘘寒问暖,随时应对旅客可能突发异常情况。我禁不住为她们的勇气和体力点赞。图3、山高云密河水弯弯是西藏的一道亮丽景色。翻越了唐古拉山口便进入羌唐大草原。列车在这里一路低走,六月的西藏,野地里象征性地泛起一些绿意,这就是西藏的夏,到了九月就迅速消失了,只有这短短的四个月,算是造物主对这里慷慨的恩赐了。列车越走越快,天也越来越明亮,远处的云低得仿佛伸手就能够到……在这里,你会理解到什么是大自然。铁路两边不时出现藏家村寨,透过车窗你可以看到神龛、佛像,他们的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更多的是五彩经幡和下面堆放着刻有文字的牦牛角骨和石板,这些东西永远没有会动它,几十年,几百年神圣地陈列在那里……图4、来拉萨朝圣,这藏民对佛最大的虔诚了。列车临近拉萨,我不时会看见与铁路并行青藏公路上有三五人结成的朝圣者,他们从几百公里外的家乡出发,风餐露宿三步一叩,几十天或几个月沿着青藏公路一直叩到拉萨,叩到大昭寺,算是对佛最大的虔诚了。藏民对佛的信仰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你也许对这种徒人力、物力的朝拜不可思议,但对藏民来说,这可是最大的荣誉,正是这种对佛的顶礼膜拜,孕育了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图5、随处可见的佛像,很容易被那种宗教氛围所感染。走出拉萨火车站,天是湛蓝的,蓝的没有一点杂质,白云明亮而耀眼。不时有藏民手持佛器和转经筒从我身前走过,嘴里喃喃咏诵的佛经随风飞入耳中,使你很容易被那种宗教氛围所感染。饮一杯仓姑寺香浓的奶茶,喝一碗阿罗仓滚烫的羊肉萝卜汤……拉萨的一切因夏天而鲜活起来。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最美的格桑花,其实你和西藏只差一张火车票的距离。作者简介
黄勇年出生,山东高密人。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就读于山东作协高级作家班。现已在《中国青年报》、《人民铁道》、《齐鲁晚报》、《大众日报》、《山东工人报》等报纸以及《中国铁路文艺》、《小小说》、《山花》、《齐鲁文学》、《班组天地》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余万字。现就职山东省济南西铁路机务段。
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南国散文》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