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较十二五

(地方两会)青海“土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两番

中新网西宁1月31日电(李隽祁增蓓)31日,记者从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了解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下称“互助县”)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较“十二五”末翻两番,少小民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中共互助县委书记李小牛介绍,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37.5亿元。投入各类财政资金4.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和产业巩固提升项目81个,贫困村发展条件全面改善,建档立卡户产业收入占比由年的15%提高到了年的40%。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曾经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

李小牛表示,年互助县开展就业援助、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发放创业贷款万元,转移城乡劳动力10.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03%以内。

疫情期间,为保证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互助县发放价格补贴、临时救助等保障资金1.6亿元,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

同时,为优化生态环境,互助县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恢复治理祁连山南麓互助片区矿山14处,完成植树造林32.5万亩、义务植树.5万株,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9%。

李小牛表示,“十四五时期”互助县将坚持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在民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bbfz/15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