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蓝”正成为“幸福西宁”的最美底色这两天的西宁实在太迷人
既有湛蓝的天空
还有火红的晚霞
西宁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交相辉映,特别美、特别透。在西宁的街道、公园、广场、湟水河畔......处处郁郁葱葱,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整洁,空气清新。高原绿、河湖清,更加倒衬出“西宁蓝”的美。花在城中,城在花中
漫步在西宁城区
目光所及之处绿意盎然、花团锦簇
各色花卉铺满街头,让人赏心悦目
高原花城,正成为西宁的一张新名片
展示着西宁的多彩魅力现在漫步在西宁市的街头巷尾,花团锦簇的城市道路林荫、鱼鸟共生的湿地公园,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构成最美的“西宁印象”。除了蓝天白云还有晚霞红遍西宁城怎一个美字了得摄影:祝嘉忆
摄影:张海东
摄影:吉宗伟
摄影:马晓林
摄影:俞萍
摄影:王生荣
摄影:黎晓刚万马奔宋忠勇黄宁吉宗伟等
“城市双修”让幸福西宁更美好
家住西宁市生物园区二十里铺村的许生奎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60多年来,他经历着西宁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过去北川河被附近的工厂污染,周围全是垃圾,河水散发着臭味,老西宁人谁都不想来这里。”然而,另许生奎没想到的是,如今的北川河不仅仅是一条河了,它成为西宁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以“高原水城”“西宁后花园”“文化走廊”的诸多美名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北川河的改变,
要归功于“城市双修”。
很多人问,
“城市双修”是个啥?
它和我们老百姓有着怎样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住建部为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开出的一剂“药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你看,这几年,西宁的小微公园、城市绿地增多了,市民的去处多了,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河水由黑臭变清澈,引来飞鸟舞翩跹;城市闲置资源重新规划利用,拓宽了发展空间……这些都和“城市双修”息息相关。
”“城市双修”让幸福西宁面貌发生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蝶变。
■生态修复:西宁生态修复范围包括四区及多巴、鲁沙尔镇、甘河滩等区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修复项目59项。
■城市修补:西宁城市修补规划范围包括市辖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修补项目28项。
西宁将生态搬上“手术台”许生奎告诉记者,曾经的北川河滚滚黄色河水夹杂着泥沙,成为一代西宁人痛苦的回忆。
转机发生在年,这一年,北川河段启动了“清水入城”工程。尤其是年,西宁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为总目标,按照“总分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示范带动”总体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城市双修”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用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对准“城市病”,下了一剂猛药。
市民李蓉的家在彭家寨镇火西村,离火烧沟只有米的距离。她习惯每天吃过晚饭后到这里来锻炼。这两年,她眼看着沟里的垃圾渐渐消失,一座城市公园拔地而起。
如果说在其他地方建“生态公园”有七分难度,那么到这里就变成了十分难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说,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合部,自然环境条件特殊,对于高原生态修复路径、方法及技术研究探索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生态修复难上加难。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西宁以“山—水—城”一体共治思路,将“生态”搬上了“手术台”。
西宁缝合山水,修补生态,将“治山、理水、润城”特色实践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系统思维相结合,构建高原半干旱地区绿色生态治理一体化建设模式,系统化打造具有西北半干旱地区独具特色的西宁海绵城市样板。
截至目前,西宁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西宁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
西宁给城市病开“良方”南昌市民胡明华曾经在西宁做了0余年生意。此次来宁,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新西宁给他一个惊喜:“城市融入大自然,碧水蓝天天天可见,老旧楼院改造了,天桥加装了电梯,走哪儿都畅通,城市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真是幸福!”
“别看是一部小小的电梯,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这可是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啊!”天桥加装电梯后,市民无不感慨。
出门不远就有公园,可以随时锻炼;家门口就有生活超市,买菜不用愁;学校离家近,孩子上学更放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几百米,就近看医不再累。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安排在家门口,“5分钟幸福生活圈”已在西宁得以实现,老百姓对此赞不绝口。
西宁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双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任务重,需要长期持续推进。今后将不断把“城市双修”工作推进深入,积极探索欠发达、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方法和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
“原来感觉‘城市双修’离我们老百姓很远,其实‘城市双修’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禁不住要给市委市政府点个赞!”市民曾兆龙说。
在一系列“诊治”后,长期困扰老百姓的上学难、出行难、如厕难等操心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在“城市双修”中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今年7月
备受广大市民 时间仅剩不到一个月,连日来不断有市民询问,我市致力打造的西北地区首个国际园林博览园建设得怎么样了?开园准备得怎么样了?将会给大家带来哪些惊喜?
6月0日上午,记者探班园博园看到,一期区域内一派繁忙景象,上千位工人正在奔波忙碌,为按期开园,园博园内吹响了冲锋号。
工人们全力以赴为营造一处生态之园、绿色之园,为市民打造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努力着,为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奉献着。
入口处:龙形瀑布月季园映入眼帘
大型龙形瀑布、丁香园和月季园两个专类园、具有河湟风格的庄廓院、能将北侧园区景观尽收眼底的通海阁……园博园一期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绿景与绿水交织、是地方特色浓郁、是与众不同。
沿着经二路,来到园博园入口处,在入口处北侧,正在建设的是一处规划有个停车位的停车场,这里旅游大巴、家庭小轿车等均可以停放。走进园博园入口,撞入眼帘的是,建设在北侧的一个高约2米、长近30米的大型龙形瀑布。宽约四五十米的主入口道路上,0多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花池不规则分布着。沿着主入口道路行走,可以看到两侧坡地上建设的月季专类园,该园占地40多亩,将集中栽植小仙女、仙境、金太阳、粉扇、梅郎口红等20多个月季品种,月季专类园内还打造了一处高2米多栩栩如生的月季雕塑,将成为月季园的点睛之笔。
园中:庄廓院通海阁丁香园沿水系分布
沿园路前行,游人将来到庄廓院游览中心,该中心建设有农院、商院和儒院三个庄廓院,形成三个院落组团围合式的布局,主要展现青海民居特色。记者看到,夯土墙、生土砖、传统木雕窗户、家居等都体现出典型的河湟特色元素。距庄廓院不远处,建设着专类园丁香园,为市民较全面展示象征吉祥幸福的西宁市花丁香。园内栽植各类丁香品种30多种,此次还特意引进了大量少见的丁香品种,如玲珑花、黄丁香、蓝丁香、什锦丁香、罗兰紫、金色时光、晚花紫、波峰等丁香品种。
沿园路再往前行,就到达了通海阁,通海阁位于园博园北侧湖区半岛,是一幢高约20米的仿古建筑,共三层高,登上阁楼整个北侧园区景观一览无余。“阁楼将修建电梯,方便老年人和腿脚不灵便的人上下。”西宁园博园和西堡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园博园一期占地0亩,其中绿化和水景面积达到九成以上,景观水系贯穿全园,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园。目前一期湖水注水工作已经展开,计划半个月左右时间可达到标准水位。
花海:以最缤纷色彩迎接宾朋
沿园博园水系周边,大规模栽植了宿根花卉和时令花卉。据介绍,此次将栽植荷兰菊、鸢尾、马蔺、景天、石竹等宿根花卉多万株;栽植矮牵牛、孔雀草、波斯菊、金光菊等时令花卉近50万株,一片片花海营造出来,各色花卉将与山桃树阵、紫叶稠李树阵、暴马丁香树阵等相衬相融,大片鲜花将以最绚丽缤纷的色彩迎接广大市民和游客到来。
为开园:全力吹响冲锋号
“目前,我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照时间节点,快马加鞭推进一期工程内的庄廓院游览中心建设、景观水系营造等收尾工作,大面积开展铺草坪、栽植花卉等工作。室内营造工作也已全面展开。”采访中,西宁园博园和西堡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据介绍,园博园自年建设启动以来,建设大力推进,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内骨架树种栽植,座桥梁、通海阁、河湟民居、公厕等建筑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入口和园博大道(经二路)建设已有序开展。二期项目建设目前在全面推进。
西宁园博园地理位置
↓↓↓
破除原有的硬化水泥地,
拆除废旧的工厂,
又一处城市工业用地正发生着蝶变。
今年,我市将再添一座郊野生态公园——这就是位于、城西区火烧沟沟口东侧的碧山生态公园。近几年,我市不断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城市的绿色基底越描越深,搭建的彩色画卷越来越长。碧山公园作为火烧沟景区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这里的生态颜值令人充满期待。三大区域展现城市绿色成果根据规划方案,
碧山生态公园总面积4.46公顷,
公园规划了
形象展示区、
休闲体验区
以及生态绿地区
三大区域。
凭借着火烧沟景区内的自然山水骨架,
碧山生态公园
将打造成为集生态修复、自然科普于一体的
城市郊野公园。
曾经,作为缺林少绿的高原城市,西宁一直禁锢在黄土漫天的形象中,但根植绿色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从未停歇的追求。今日,西宁在树立了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雄心后,碧波荡漾、绿色萦绕已经成为它的全新名片。这个历程我们当然要展现……
走进碧山生态公园的入口,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播种着草坪,栽种着花卉苗木。据了解建成后,形象展示区内将重现火烧沟景区的生态建设之路,一个绿色发展的动人故事也将娓娓道来。不远处,高低起伏的斜坡被规划为波斯菊花海,利用自然地势的起伏,栽种在这里的颜色各异的波斯菊等到花期时展现出的画面也将更立体。而在休闲体验区内,株侧柏打造的植物迷宫是这里的最大亮点。阳光大草坪,生态旱溪、植物认知园等休闲场地巧妙结合,构成了这一条自然浪漫的曲线构图,让市民在游玩体验过程中不知不觉收获生态环保理念,感受生态之变。高低错落的油松、云杉、国槐等树木搭配色彩斑斓的紫叶矮樱、金叶榆、荷兰菊形成的生态隔离林环绕在形式展示区与休闲体验区,像一双绿色巨臂将整个碧山生态公园环绕成城市的静谧后花园,这就是公园内的生态绿地区。打造城市绿地窗口火烧沟景区地处西宁市西南侧,是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沟道,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过度的人工干预,火烧沟内水土流失、植被衰退、面源污染,区域景观遭受严重破坏是这里原本的模样。近年来随着西宁生态城市建设,火烧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一个市民休闲游赏的后花园逐渐与市民见面。而目前正在建设的碧山生态公园则承担着火烧沟景区入口门户的重要地位,建成后的碧山生态公园将是展示城市生态的窗口之园;联动区域景区的纽带之园;发挥生态作用的绿色之园。“公园越建越多,城市绿量更是不断增加。如今的西宁就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真美啊!越来越多的公园出现在家门口。”……作为城市的主人,每个市民都是绿色发展的见证者,他们的感受幸福且真切。“在碧山生态公园建设中,我们将以生态涵养为本底,丰富绿量的同时,提升彩叶树种、开花树种配置比例,打造出一个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山谷公园。”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源
西宁晚报、西宁广播电视台、老汉天团、创意青海
共青团西宁市委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xntswxcb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