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家中看海西宁将变海绵城市

还想家中看海?

西宁将变“海绵”城市

  “家中看海”、“出门划船”的景象在西宁或不复存在:内涝现象将会减轻或消失、雨水将被收集利用、城市污染将会得到改善。

  受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委托,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的《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已现雏形。未来,西宁市将把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设计中,整座城市将会像“海绵”一样吸水。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更具生态魅力。

  近年来,逢雨必涝成为许多城市的硬伤。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多座城市开始陆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西宁也在其中。

  由于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年均降雨量少,生态条件较为脆弱,因此,采取方式与别的城市大不相同。在《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中:

1

  针对年均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建议利用绿色低影响开发设施调蓄雨洪;

2

  针对地面坡度较大,宜形成冲刷,建议采用源头控制设施;

3

  针对地表雨水径流水质较差,冬季融雪剂使用对雨水基础设施有损害,建议加设弃流设施;

  针对西宁市部分地区存在湿陷性黄土,不可建设透水设施,建议采用防渗措施等。

“海绵”城市有哪些好处?

1.吸住集中降水,告别“城中看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大家就感觉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

2.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

  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时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以北京为例,自打造“海绵城市”以来,仅年就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万方,相当于14个昆明湖。

3.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另外,“海绵城市”建设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经济效应可观。

综合搜狐、西宁晚报









































北京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fz/8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