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03日星期三农历正月二十晴10℃到-5℃17国出版机构与我签署备忘录共同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近日,17个国家的知名出版机构分别同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签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国际合作翻译出版备忘录,共同翻译出版多语种版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17个国家分别是阿尔巴尼亚、波兰、罗马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富汗、柬埔寨、尼泊尔、老挝、孟加拉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蒙古国。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于年6月30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六部门发布行动计划生态文明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人民网1日消息,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年)》,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行动计划》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
水利部部长:防患未然,做好年水旱灾害防御新华网1日消息,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日强调,做好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依法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强化科技引领,狠抓责任落实,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报告:乡村外出人才返乡态势见好应予必要政策支持中新网2日消息,近日,北京一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年2月11—26日进行了“春节期间全国乡村建设状况观测”,搜集了全国个村庄的一手数据。数据显示,乡村基建成效集中在道路硬化、厕所改造等方面,但偏远地区乡村工作亟待加强。另外,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并不占主导,“农业生产收益低”也是限制人才返乡务农、创业的最主要因素。报告建议,要使得农业生产的价值得到稳定提升,重视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生产革新的重大作用。大力鼓励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群,对于他们在发展村庄名品、特色民宿、特色景点开发的投入,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绿色服务通道。
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在深圳正式实施央视网消息,1日,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填补我国市场主体救治的制度空白。同时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也于今日成立。个人破产制度是指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通过法定程序宣告破产,将其剩余资产公平分配给债权人,同时免除该自然人继续清偿债务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银保监会:大病保险已覆盖11.3亿城乡居民中新网2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1.3亿城乡居民。
山东:地方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半小时内报省安委办齐鲁网消息,山东省人民政府2日发布《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自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半小时内报告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属于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还应当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并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微视频漫漫征途唯有奋斗我省新能源单月发电量首超水电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是第一发电电源的省份
青海日报讯3月1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2月我省省内总发电量65.5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23.12亿千瓦时,占比达35.27%,新能源发电量26.27亿千瓦时,占比达40.09%,同比增长43.99%,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青海电网2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居第一,标志着青海新能源发展迈入了新阶段,这也让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是第一发电电源的省份。”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介绍,2月正值春节期间,青海电网日均用电负荷为.4万千瓦,其中最高负荷出现在正月初三,达到.4万千瓦。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电网保持平稳运行,电力供应正常。期间,青海电网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消纳,通过深挖省内外、区内外调峰能力,实施全网多能源协调控制,合理安排发电机组出力和运行方式,优先保障新能源消纳;深化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实现光伏增发电量万千瓦;通过现货交易、跨省调峰、控制区置换等手段,积极开拓省外市场,2月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万千瓦时。截至年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总规模万千瓦,青海海南、海西地区清洁能源装机分别达到万千瓦和万千瓦,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青海正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亿!今年7条公路有望开建青海日报讯过去的一年,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便捷了青海人的生活,让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今年,围绕国家决策部署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省交通运输部门将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其中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亿元)力争全力推进7个重点公路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并加快培养拓展“路衍经济”和服务区建设。这是记者3月2日从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交控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今年省交控集团全力推进续建项目复工进度,确保扁门、同赛等22个续建项目于3月底全部复工,完成续建项目年度投资亿元;全力推进项目交竣工工作,确保完成克图至门源、西宁南绕城东延等9个项目的交工任务和西塔改扩建、德香扩建等7个项目的竣工任务,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全力推进7个重点公路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大清、茶察、油茫石改扩建等4个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贵大、化贵、东部地区互联互通工程3个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完成新建项目年度投资28亿元。其次,为发挥全省高速公路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地域覆盖功能,充分盘活路域沿线闲置用地、通信管道、广告开发、房产设施等资源,我省还将大力培育拓展“路衍经济”,加快形成发展新功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科学化经营,探索出一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路衍经济”新路子。
市委宣传部专题学习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西宁晚报讯日前,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霞出席会议并讲话,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是在对标对表“三牛”精神,全市上下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以作风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我们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抓好作风建设,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推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会议强调,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十三届省委历次全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十四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紧紧扭住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认真抓好作风建设。
西宁加快建设高原美丽示范市西宁晚报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高原美丽示范市建设”,这是日前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我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内容。西宁要加快建设高原美丽城市示范市,那么高原美丽示范市如何建,对西宁城市发展将带来哪些提升意义?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前期研究和规划,我市明确,在全面开启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新征程中,将深度融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积极创建高原美丽示范市,协同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在深度融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积极创建高原美丽示范市,协同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中,我市将编制完成《美丽城市总体规划暨行动纲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继续实施高原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同时,统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中心城区实行再规划和环境再升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对城市存量片区进行挖潜提效,打造湟水河生态活力轴。另外,要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推进特色街区、历史遗存和历史建筑活化工程,推动文城融合发展。
西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抓起西宁晚报讯大年初八召开的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旗帜鲜明提出从5个方面抓起。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抓起,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抓起,抓紧“根”和“魂”是前提。展望“十四五”,我们尚处于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转型升级关键期、竞争优势重塑期、改革开放深化期的重要时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新思路寻找新出路、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才能在新阶段把握新机遇、在新征程创造新未来。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抓起,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是核心。对于当前的西宁来说,发展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整体把握、一体贯彻,协同发力、形成合力,认准方向、找准路径、校准偏差,学习掌握指导发展的新思想、统筹发展的硬功夫、推动发展的基本功、狠抓发展的好作风,一鼓作气、奋发有为地想发展、抓发展,让发展成为贯穿全市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成为提升西宁形象气质的主基调,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开启新征程,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大力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向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进发。
今年这些举措让西宁河湖更美西宁晚报讯河湖不仅要美丽,更要体现幸福!记者从市水务局组织召开的全市河湖长制办公室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多措并举,精雕细琢,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好转,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厚植生态本底。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建设行动等,初步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为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让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迈进,今年,我市将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深入推进河湖长“有名”“有实”“有能”。同时,建立两项长效机制。建立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机制,实行台账跟踪督办,加大涉河问题督办力度,组织开展“回头看”,将清理整治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进一步强化规划约束,建立健全岸线管控长效机制,为科学管理砂石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守护母亲河携手清四乱”以及黄河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三大专项行动,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
来源:中共西宁市委网信办
监制:刘昌瑛责编:刘幸海编辑:朱伟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