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1记闷棍的美国媒体和民意去向

被打了1记闷棍的美国媒体和民意去向

2008年3月,以讽刺和搞笑著称的中央喜剧频道播出了1出现场喜剧,角色有三方:希拉里、奥巴马和媒体。

大致的剧情是如此的:

扮演媒体的人在中间,一边是希拉里,一边是奥巴马。当媒体的人面向奥巴马的时候,就满脸堆笑,阿谀尽陈道:参议员先生,您觉得您的椅子舒服吗?要不要给您来杯咖啡?然后,他把头转向了希拉里,立即地,脸色黝黑,凶神恶煞:克林顿女士,请问你的医疗政策是怎样的,你为何要这么制定?然后,他又把脸朝向了奥巴马:参议员先生,您肯定您的椅子舒服吗?然后,转向希拉里:你的政策能够使美国人民沾恩吗?

如此这般接二连三。

第二天,所有美国的媒体都觉得自己丢了大脸。他们突然发现,自从初选开始,媒体就自然地把奥巴马当做了新时期的马丁·路德·金,他们崇拜他,歌颂他,乃至阿谀他。而从来没有对他提出过任何的质疑。他们不了解他的家庭,不了解他的政治主张。不是由于他没有缺点,而是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他的缺点。而对希拉里这个已在媒体聚光灯下暴露了20多年的女人,他们不断地去苛责她,打击她,挤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兑她。<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p>

这是一个不公平的竞选,从媒体的角度上来讲。媒体在选举进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1,暴光率。越高的暴光率,越多的胜算。许多美国选民平时根本不关心政治,只有在选举年看看媒体,混个脸熟,就是成功;2,脏水战。媒体最喜欢的动作就是爆丑闻,挖底料。3,支持。到选战关键时刻,各媒体都会跳出来,公然宣布支持某一个候选人。

可是这次非常古怪。奥巴马2006年才崭露头角,而希拉里已在那里20多年了,可是他们在媒体上的暴光率几无区分;而他们的口水战基本上打不起来,由于媒体根本就不去探奥巴马的底。

被打了1记闷棍的媒体马上醒了过来,他们立即开始展开对奥巴马的调查,包括他在非洲的家人、他的牧师等等。效果吹糠见米,他的支持率立即下跌了几点。奥巴马不再像之前那样是一个圣人式的存在,希拉里将就媒体的新料发起一轮轮的攻势。共和党乐观其成,由于他们缠斗越久,麦凯恩的机会就越大。不过,媒体在扒奥巴马的底裤时,也不会放过他。这场大选,真的是愈来愈好看了。□连清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jj/1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