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芳旭)“青海湖、茶卡盐湖、坎布拉、云谷川、袁家村”,“五一”期间,全省各大旅游景区熙熙攘攘,人们尽情畅游在大美青海,享受假日快乐。“五一”小长假,我省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9.6%和54.8%。
“五一”小长假前夕,我省开启了“青海人游青海”活动,全省各地、各文化和旅游企业纷纷响应,57家景区推出系列优惠措施,精心规划70条省内精品旅游线路,以文旅惠民的民生关怀满足青海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推动文旅行业全面复苏注入了强心剂。各地文化和旅游企业纷纷提供“免票、打折、特价、尝鲜、套餐”等丰富多样的促销产品,为广大居民及游客“乐游、乐购、乐享”提供优惠,各大旅行社重点推出短途游、周边休闲游及自驾游精品线路等种类丰富的旅游产品。
趁着假期,很多家庭选择到周边景区进行游玩,西宁野生动物园、熊猫馆、人民公园等景区人流量骤增,仅新华联童梦乐园就吸引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万元,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吃草莓大赛”等活动吸引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万元。假日期间,西宁周边的云谷川小镇、慕容古寨、宗家沟成为亲子游、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纳入旅游统计监测的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接待游客6.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万元。
不仅如此,全省文化市场复苏新意十足,省博物馆大力推出网上展览,省图书馆的云享系列,众多A级景区的线上游览功能,短视频、“云直播”“云游青海”系列项目纷纷上线,成为当下推介宣传的新模式。各级文化馆按照分级原则和限量开放、有序开放的要求,预约参观、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等逐步成为我省文旅消费新风尚,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础上,既保障了游览安全,又改善了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