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补骨脂素洗剂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198.html
一个回族妇女的文艺情结
文/冶桂莲
毋庸置疑,写作属于文艺。
那么,就有例证可以证明我是半吊子文艺女一枚。
不过,先用一段简短的自述让各位脑补一下我的形象。
四十四岁,初中文化,作为苦逼的中年妇女,头发白了少半,后腰拉了半截子(引自青海方言,大概是形容不利落的女人说拉着后腰),作为回族女性,常年戴着灰色或者黑色的遮发纱巾。
当然,这些都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文艺女性。
时光回溯,从年4月5日,青海经济广播电台的《青春风景线》节目播出我的初女作开始,我陆陆续续开始给当时非常风靡的纸媒的副刊投稿。期间,《西宁晚报》《西海都市报》和《青海广播电视报》的副刊都有我写的豆腐块似的小文章发表。
青年时期的生活是贫寒的,困苦的,但因为有这样美好的爱好,属于我的日子每一天都如歌似曲般的依旧美妙。
和所有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一样,我也有一个不离身的小背包,背包里既没有小镜子,也没有小梳子,而是一些散文小说类的书本和一个笔记本,一支笔。
书本里每一页都有我用波浪线勾出来的生疏字词以及曼妙的,打动了我的心扉的段落,而笔记本子上一行行,一页页的写下的是我的随心小记,每篇小记的文字里我都要用最新学到的字和词语。
青春时期的我,欣然于买到一件虽廉价但格外清新的碎花衬衣,也欣然跑到麻辣烫的小店吃盘二指宽的宽粉,更欣然于在报纸的一角看到署有自己名字的文章发表了出来。
再追溯到我的学生时期,因为偏科,我的理科成绩是一塌糊涂,但单单语文这门课的成绩很优异,考试作文还拿过满分。
父亲乐于订书订报,他订的书报我总也要全本全报的读一遍,虽然母亲总嗔怪父亲看的闲书扯了我上学时各科成绩的后大腿。
我想,充满了浪漫的文艺的种子就是从那时候埋在了我的生命里。
从开始给纸媒投稿到至今,这个期间,我有十年的时间几乎是只字未写。因为辗转在外省的各地去开拉面店了。
生活虽算不上是颠沛流离,但因为不安定性,所以放弃了自己的小爱好。
再次拾笔,是这几年的事了。
通常,是时隔一段时间,给文学公众平台投出新稿。
当然了,自从认清了自己的爱好绝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后,我便只是随心随性写一写。
倘若我的爱好是一团有热度的焰火的话,每每好似快要熄灭了,但如果又遇要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后,这团焰火又燃了起来,我又拿起了笔。
我也特别喜欢发朋友圈。
把橙子切成块,上面挤点酸奶,就觉得自己的生活精致了那么一点点,就拍照发个圈。
即便去湟水河边溜溜弯,听到涛涛河水,就觉得自己的心脏贴到西宁城的臂弯里了,也要感慨一番,发个朋友圈。
曾有亲友一本正经的给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的这位××是文艺青年哦。
我非常尴尬的连忙说我写的小文章的无用性以及幼稚性,因为我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我知道自己的这个爱好除了收获几个赞以外,真的是别无他用了。
但所谓的文艺情结成为了我这个回族妇女的小标签。
这个标签表明:生活中的经历对我是柔肠百转的。
我善于用这种情结安抚我的落寞。
另感慨一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无非是在苦中寻乐。
假如生活中的幸福只是一块很小的糖的话,我用文艺情结这碗清澈的水,把糖块化开了。
尔后,用心的一勺一勺的品尝。
我和我的文艺情结一直互相拥抱着,温暖着。
我给予爱后,收到的回赠也是满满的爱。
对于一个半吊子文艺妇女来说,幸福知足的时刻也就是此刻了,因为又完成了一篇最起码自己很喜欢的小文作。
而当新作映现在文学公众平台后,一个普通的回族妇女就这样给亲爱的读者们告白了她的文艺情结!
冶桂莲,回族,网名连福,喜欢读书,喜欢写作。
===============================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ls/1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