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推动青年工作发展引领青年积极建

小孩会得白癫疯吗 http://m.39.net/pf/a_6687575.html

省委、省政府自年1月出台《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来,43家省直成员单位和全省各地区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规划》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多举措加强完善青海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服务青年紧迫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发展,营造青年健康成长、发奋成才的良好环境,组织引领广大青年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成就人生。

建立健全青年工作机制。省、市州、县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建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机制安排。及时召开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对青年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全面总结,安排部署有关重点工作任务,使联席会议真正成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我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设立“促进青年更好发展”专节,包含了8个方面的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工程。成立《规划》专家委员会,加强培育政策建议、评估咨询的专门智库力量。一系列符合青海实际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充分发挥,青年教育、健康、社会参与等重要指标均向好发展。

建立完善青年发展政策。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主动担负起推动青年发展事业的政治责任,对照任务分工,强化协同配合,狠抓责任落实,从积极回应我省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要求出发,倾听青年声音,回应青年诉求,将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有机融合。先后建立完善相关青年教育、青年文化、青年住房、青年就业、青年健康、青年权益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制定13项重点工程增强推动规划的牵动性,把青年的迫切需求和成长需要转化为政策供给,为广大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青海共发展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发展保障。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公开向全省青年承诺年度十件实事,确保服务青年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持续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63名全省各行业优秀青年组成青海青年讲师团,赴全省各地开展宣讲余场次。通过大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贯穿到青年思想教育始终,教育引领全省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主动设置网络话题、开展网络活动,使正能量、主旋律在青年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持续推出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常态化的以视频、图文、H5、动漫和漫画等多种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向青年传递真善美,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个人和集体。

提高青年文化教育水平。全省青年教育工作以实现“两个优化、三个突破、四个提升”为目标导向,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73.23万人,义务教育学校投入资金15.2亿元,新增学位个。组建交通、建筑通信、卫生、农牧等10个由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机构协会为成员的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与园区的校地合作,形成了产教融合“一体两翼”新格局。我省学校在“年底前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目标基本实现。全省累计落实各类项目建设资金亿元,支持建设项目个,建设校舍万平方米。精准施策,教育脱贫赢得新胜利,发放各学段各类奖助学金23.59亿元,惠及学生近.5万人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3.46亿元,惠及学生52.44万人次。两年来,共支持青年项目项,资助科研经费万元。评选中端人才培养精品项目27个、培养人,初级人才培养精品项目24个、培养人,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名,其中青年拔尖人才名,占总数的74%。

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近两年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7.6亿元,支持青年群体就业。实施青年就业启航和三年青年见习计划,推动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项培训工程和基层服务项目,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7.4万人,实现就业创业6.7万人,年登记就业率均达89%,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15万个。引进、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11家。年以来,全省共招聘人,充实青年人才工作力量。持续加大对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工资政策倾斜力度,通过落实四类及以上地区高定工资、完善乡镇工作补贴制度等政策,进一步提高艰苦地区和基层青年人才的待遇,鼓励和引导各类青年人才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有效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开展青春与法同行、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推进康福家行动和新家庭计划,加大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广大青年的健康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有序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体系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研究基地,加强理论研究,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48个,在各市州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由检察院、法院专门人员担任的法治副校长兼任法律援助联络员。持续打造家事审判法庭,深化少年法庭建设。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检查,打击非法职介行为,净化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坚决纠正青年劳动者的就业歧视,维护青年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深青年社会融入参与。组织青年就涉及青年成长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每年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共同协商探讨、提出意见、凝聚共识,形成提案建议,通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两会”提交建议、提案近百条。其中,提交的“关于促进青海省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重点督办内容。发动8个市州的个中学中职及社会组织参与政协模拟工作,组建成立82支(个)团队和个人开展模拟提案工作。脱贫攻坚以来,全省累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青年18.15万人,年底全部实现脱贫。青年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注册青年志愿者由年的19.5万人增加到20.3万人。推动全省港澳青少年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联系-

编辑

李玲林

审定

安国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ls/13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