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佛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地处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余间,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
塔尔寺八宝如意宝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八大业绩而建的。乾隆四十一年由拉科部落头人桑杰龙珠出资从新兴修,是覆钵式佛塔,每座宝塔都是尖顶,上圆下方的样式,均属于方形底座、圆身,为典型的藏式塔。
八大如意宝塔这种塔普遍见于藏传佛教庙宇的进门部位,通常内部是空的,装进成千上万个小小的泥佛像,但是塔尔寺的这8个塔内埋着该寺历代高僧的衣冠,各地信徒常来这里绕塔参拜,虔诚有加,这也是塔尔寺佛塔具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塔尔寺绕塔的信徒绕塔的信徒在信徒虔诚的眼中,塔尔寺掌管着众生的前世与今生,是“三界”的所在,也是通天的阶梯。
建筑形态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
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酥油晶莹洁白,松软细腻,容易调合各种颜料,塑成各种珍奇的艺术花朵。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一代代的班禅、活佛生生灭灭,唯有寺院越来越雄伟。生死之间的轮回,诉说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历经数百年烟雨风霜的洗礼后,塔尔寺恰如一朵美与善的莲花,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壤的边缘、在宗喀的中间地带、在众多心灵的深处静静绽开。注意:塔尔寺除了寺庙建筑之外,是不允许拍照的,特别是僧人的正脸。千万别违反寺规,不然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