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震局组织召开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工作新闻通气会,青海省地震局局长张新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青海省抗震办公室主任赵明、青海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总工苏旭出席通气会,通气会由青海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徐传捷主持。会上,张新基同志阐述了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第五代区划图总体上比四代图设防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并首次给出了精确到乡镇的地震动参数,为实现防震减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防御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为从制度上改变我国部分地区不设防的现状做好了技术储备,新一代区划图给出的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更加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成果适当提高,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与水平、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满足全社会对地震安全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旭同志介绍了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我省的变化情况及原因,他指出,按原来的第四代区划图标准,青海省有93%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的高烈度设防区,根据新一代区划图标准,处于地震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的高烈度设防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3%(其中Ⅶ度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5%,涉及46个县(市、区、行委)个乡镇、30个街道办事处;Ⅷ度区以上(含Ⅷ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8%,涉及10个县(行委)26个乡镇;涉及我省所有州、市、县(市、区、行委)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全省99%以上的人口),全省整体设防水平有所提高。之所以产生这些变化,主要原因是地震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孟潭同志在新闻通气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并接受了有关媒体的采访。国家强制性标准GB-《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于年5月29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将于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又一项重要进展。GB-《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颁布的,是依法进行的修订工作,反映了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最新进展,是近年来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科学认知的客观反映。新华社、中新社、青海省政府网、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日报、青海新闻网、青海法制报、青海科技报、西海都市报、西宁广播电视台、西宁晚报等11家新闻媒体参加通气会。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