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一男子持菜刀追砍夺枪,民警开枪

男子伤人逃跑,民警在对其传唤的过程中,该男子竟手持菜刀追砍民警并抢夺枪支。11月25日19时29分许,我市城北区马坊乡西杏园村附近发生一起伤人案件,马坊派出所民警在处警过程中,遭到犯罪嫌疑人暴力袭警,在民警鸣枪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依法果断开枪击伤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11月25日19时29分,城北公安分局马坊派出所接指令:“西杏园村村口有人打架,请求出警”。

接警后,值班民警衡某、马某、巡防员范某3人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经调查了解,嫌疑人宋某在村口用板凳将受害人陕某头部砸伤后逃离现场,随后民警在群众的带领下前往嫌疑人宋某的家中依法进行传唤。在传唤过程中,嫌疑人宋某持菜刀对民警进行追砍,期间民警马某两次对其口头警告并鸣枪示警,嫌疑人宋某不听警告并试图抢夺民警枪支,在紧急情况下,民警衡某依法果断开枪,将嫌疑人宋某击伤制服后,医院救治。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晚报链接公安民警用枪进入新常态搜索

  随着警察用枪一步一步进入公众视线,公安民警如何依法、规范、有效用枪,及时制止、震慑犯罪,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在“敢于亮剑”新常态下面临的新课题。

依法规范有效用枪

  民警用枪成为新常态后,仍有新课题不断出现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民警用枪后争议的法治化解决途径以及事后心理辅导机制欠缺、社会舆论环境复杂等。

  在“吃透”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有地方公安机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等每一个运用细节都进行分解,与具体的警情进行衔接,使民警对何种情况下使用警械、枪支以及使用的限度都了然于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玉华表示,警察依法果断开枪的案例,需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向社会及时公布,用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明警察果断开枪的必要性、严肃性,这不仅能促进社会和谐,更能以此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使警察的合法“开枪权”赢得民众的支持。

  在心理疏导上,建立民警开枪后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治疗机制,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普遍共识。警员心理辅导和干预在发达国家已不是新鲜事。不少基层民警认为,未来公安机关应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判断民警的心理素质应否配枪,帮助配枪民警增强临战心理应变能力,并定期对开枪民警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只有将训练常态化、专业化、法律化、实战化,并贯穿于日常警务工作中,民警才能在突发警情中依法果断使用警械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民警自身安全。这也正是各级公安机关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着力构建体现实战特点、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警务机制的具体体现。

公安民警用枪观念发生转折

  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不仅是提升公安民警克敌制胜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公安民警自身生命安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有观察者指出,昆明“3·01”暴恐事件是我国警察用枪观念重大变化的转折点。自此,全国公安从上到下,掀起一场练兵热潮,政策倾向也从“慎用枪支”向“敢于亮剑”转变。

  年5月6日晚,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配备枪支,带领多位北京市公安局领导分赴北京站等重点区域进行武装巡逻,并实地检查警力部署及各项安保措施落实情况。

  傅政华要求,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民警要争分夺秒,练就“一枪制敌”的本领。此后,从北上广到全国各中小城市,“警力下沉”成为常态。除了摆上街面的警力数量增加,各地纷纷建立专职武装巡逻队、推行一线民警“配枪携弹”巡逻等措施,有效提升着“亮剑”的质量。

  年6月7日高考当天,北京西城警方针对全区19个高考考点,在每个考点都部署了一辆武装处突车驻守,车内民警相应配有长短枪支、防暴器械等装备,在考点门前定点停靠,民警持枪巡逻,专门用于处置突发事件。而在上海,千余名一线巡逻民警两两搭档进行佩枪巡逻,真正实现“佩枪携弹”。

  “安保升级,这不是一个趋势,是一个客观事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说。

舆论热议并正视警察用枪

  调研显示,基层民警对“敢于亮剑”一时没有适应的情况很普遍。一是枪支保管方式落后和领用程序烦琐。通常情况下,民警完成所有领枪程序取枪需半小时左右,夜间或节假日则要两个小时;二是一线民警执法过程中曾发生配枪丢失、被抢以及错误开枪、枪支走火、开枪未射准等情况,有的造成严重后果,加深了民警的顾虑。

  在上海市一线民警“配枪巡逻”后,长宁分局江苏路派出所民警张令合表示,尽管每天走的仍是那条熟得不能再熟的巡逻路线,但仍然“有点紧张”——因为带了枪。路过一家咖啡店,老张说,以前执勤完路过,还能买杯饮料,但现在有枪在身,除了警务事件,尽量不与路人接触,以确保安全。

庆安事件后,一线民警“敢于亮剑”后,新课题也出现了。民警开枪后遇到来自舆论的压力,社会各方可能提出众多质疑甚至谴责;警方应对如果不规范,将导致开枪民警被嫌疑人家属反复纠缠;审核用枪是否合法,司法审查程序缓慢等,都会干扰到民警正常用枪。《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舆论,都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存在的短板,看到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必要性。”

  公安民警依法、规范、有效用枪,需要推行理性而冷静的制度改革,既保障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又要有效防止人民警察因枪械的不当使用而伤及无辜。这一观点在庆安事件后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来源:本报记者施翔 人民公安

编辑:李雪

点赞一下,我们的新闻会更好!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rc/7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