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凌晨,由青岛开往西宁的Z/3次列车上旅客们大部分已经熟睡,车外电闪雷鸣,列车的笛声响彻黑夜,笛声似乎能划破车窗外的雷声和雨声。就在人们已经酣睡的时候,8号车厢内却突发紧急情况,从青岛回西宁准备待产的旅客马女士在厕所里感觉到肚子里的小家伙要急着出世。列车上所有工作人员和好心的旅客开始了一场迎接生命的接力赛,大家有的铺摊子,有的拉帘子,有的找药箱,有的找医生……最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产妇安全产下一名女婴。
列车上有孕妇要临盆
“周车,周车,紧急情况,8号车厢有位孕妇在厕所里要生了。”6月14日凌晨,迎着雷雨的天气,由青岛开往西宁的Z/3次列车正在急速行驶,列车长周海默刚巡视完硬座车厢走到餐车车厢时,却听到了对讲机里非常紧急地呼叫。随后,周海默立即与乘警长向8号车厢急忙赶去。
当周海默和乘警长到达8号车厢厕所门口时,听见一位女性疼痛的喊叫声音。周海默立即询问:“你怎么了,赶快告诉我。”厕所内传出声音:“我快生了,快帮帮我。”
这该怎么办?列车上没有专业的妇产科医生,也没有专业的生产场地。周海默心里想如果到医院肯定来不及。
“大家分头行头,赶紧帮忙。”周海默在几十秒内做出了决定,周海默安排乘务人员赶紧寻找药箱、医生、搭建临时产房。
全车行动迎接新的生命
列车外雷声隆隆,雨滴不断敲打着玻璃窗,熟睡的人们都已经醒来,大家正在用自己的办法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但情况依然非常紧急,由于事情发生时正直凌晨,很多旅客正在熟睡,给寻找医生带来困难,列车也因雷雨造成晚点,离前方站还有一段距离。见此情景,周海默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每个车厢的乘务员都到车厢内寻找医务人员和有经验的妇女,8号车厢乘务员徐子彤将乘务室门口的旅客疏散开来,并拿来棉被铺在地上,用床单围起了一个临时产房;同时9号车厢的乘务员何蕊准备好开水并立即通知产妇正在熟睡中的丈夫;13号车厢的乘务员矫征征将列车急救药箱送过来,并安排8号车厢洛阳车站下车的旅客到9号车厢等候下车,周海默和乘警长将产妇从厕所内抬出,此时的产妇还在分娩过程中,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大家非常紧张的准备时,16号车厢传来好消息,医生找到了!此时,临时产房、医生、药箱,以及孩子出生后的洗浴物品全部准备齐全。
大约50分钟后,在医生和列车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女婴出世了。
洛阳车站接力救助女婴
可出乎意料的是,女婴哭了一声之后,就不再出声,并且皮肤发紫,健康状况看起来不是很好,突然医生对产妇说:“不好,胎盘还没有分娩出来!你还得使劲!不然还是会有危险!”
于是,刚刚缓和一点的气氛又紧张了起来。大家一起给产妇鼓劲,终于胎盘出来了,可是女婴的哭声依旧很弱,肤色也依旧是青紫色,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于是周海默就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是否要提前下车就医。但因其二人都是西宁在青岛的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偏低,之前在查体时预测预产期还有20多天,想回老家待产,如若中途下车,医药费等对他们而言将很困难。
虽然产妇执意不想下车,但由于列车上的医疗条件有限,产妇分娩过后的检查和处理也很重要,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周海默又继续进行劝说,最终,产妇与其丈夫决定在前方洛阳车站下车。周海默立即与洛阳车站值班员联系,急救车已在站台上等候。列车到达洛阳车站后,周海默与车站工作人员一同将产妇送上担架,并与车站办理好交接工作。列车上每一个人都是亲人
将产妇送到洛阳车站内等候的急救车时已是3时10分,在这紧张、激动而又忙碌的50分钟里,Z/3次列车上所有的乘务人员和旅客为小生命的诞生一直接力,将产医院的救护车上后,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车厢内乘客们不断讨论着刚发生的一切:“乘务人员好样的,这个小生命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环境里诞生,以后肯定有出息”,“感谢乘务人员,他们的尽心尽力才保障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
列车还在飞速的运行着,雷雨也已逐渐变小,周海默不放心产妇和女婴的安全,天亮以后给产妇的丈夫打去电话,确认其妻子母子平安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6月16日,记者联系到周海默时他已经返回青岛,谈到这一次组织接生时,他说,列车是一个流动的大家庭,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亲人,每一个亲人的安全都是我们最关心、最在乎的,我们将以最真诚、最热情的服务,让您“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给您的旅途带来愉快、舒适和方便,使我们这个大家庭充满阳光,充满欢笑。推荐阅读:
打死都要看!青海话的段子,你听过几个?
这样的荔枝不要买!荔枝被喷水竟然另藏玄机!
本报记者:金华山
编辑:李雪
点赞一下,我们的新闻会更好!
如何根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