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穿越达坂山、连通大通河与湟水河两大流域的“深山蛟龙”在青海大地自西向东不断蜿蜒而行,这便是青海水利工程史上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承载青海人世纪梦想的“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
石头峡水库是龙头水利枢纽在位于海北州门源县苏吉滩乡和青石嘴镇的交界处,已建成的石头峡水库水质清澈、碧波荡漾,成为山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引大济湟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龙头调节水库,石头峡水库除了要完成年调水7.5亿立方米的任务外,还兼顾防洪和发电。引大济湟水电建设公司总经理尹常宝说道,待引大济湟下游各工程完工后,水库就要正式发挥调水作用,不仅解决西宁及东部城市群用水,还将提升大通河调蓄防洪能力,补充电网电力。
石头峡水库
造福青海东部万人民据介绍,引大济湟工程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引入湟水流域。除石头峡水利枢纽外,工程还包括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湟水北干渠和西干渠组成。估算总投资.5亿元。
工程分三期实施:
一期为黑泉水库和北干渠一期;
二期为调水总干渠、北干渠二期和石头峡水利枢纽;
三期为西干渠。
目前引大济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黑泉水库已投入运行多年;北干渠一期、石头峡水库和调水总干渠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北干渠一期配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石头峡水库已实现并网发电,调水总干渠将力争10月底正式通水;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工程前期正在全力推进,即将开工建设。整个引大济湟工程建成后,年调水7.5亿立方米,可实现农田“旱改水”万亩,提供东部城市群万人饮用水、湟水干流各工业园区生产用水、东部百里长廊特色现代农牧业用水及生态用水。
黑泉水库
对湟水流域生态环境意义大干旱缺水使湟水流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尤其是青海浅山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首先必须解决好水的问题,兴建引大济湟工程可以使湟水流域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有效改善浅山地区的干旱面貌,哺育林草,每年可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44.8万吨……引大济湟工程对改善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湟水河贯穿西宁南北
多个技术难题在这里被攻关引大济湟工程所经之地,山脉阻梗、沟壑纵横,地质复杂多变,那么这一浩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就显得尤为突出。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马福印告诉记者,为破解工程地质复杂难题,我省先后邀请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专家,多角度对断层破碎带处理问诊把脉,对TBM机(隧道掘进机)改造升级、设备及施工管理、防卡措施等工作作出技术指导。具体施工中,一边进行隧洞出口段TBM机的脱困改造,一边在进口段用TBM机掘进,两台TBM机双管齐下,一举突破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
推荐阅读?青海的秋天,把摄影师逼疯了......
?讲真!当年你都给老师起过什么奇葩外号?
来源:西宁晚报
责编/马寒玉
监制/刘蓉燕总监制/韩易桦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