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诗人海子,本名査海生,年3月24日——年3月26日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3.14.凌晨3点--4点

每一年的春天,人们就想起他,想起诗歌,想起生机勃发又杂芜枕藉的上个世纪的80年代,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或者期望有过的青葱岁月。海子,已经成为一个地标式的名字刻在了时间的坐标轴上。我们也选择在这个春天,用《海子评传》这本书来纪念他,纪念诗歌。

《海子评传》是诗人和诗歌评论家燎原经过三次修订后的第四个版本。它起初的名字叫《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年出版,目前的版本是作者在十几年中不断收集资料,调查核实,订正删削修改后的面貌,可以说凝聚了燎原十几年的心血和半生的文学积累。他在这部作品(以及另一部《昌耀评传》)上面所下的功夫,我敢断言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他对海子生平的调研,对海子诗歌本事与作品之间的勾连,对海子诗歌艺术的解读与评价,都为后进学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我与燎原兄曾有数面之缘,也亲身经验过他的采访,体会过他在搜集核实资料方面下过的“笨功夫”,敬佩是由衷的。所以,对于那些剽窃者,抄袭他著作的人,我倒不那么深恶痛绝,实在他的书值得抄。只怪我们出版者,读书者孤陋寡闻,让抄袭者钻了空子不是?现在我们破例播出这样一本小众的书,一来满足那些只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读过海子诗句的读者,使他们知道海子诗歌格局的宏达与意旨的深邃,二来也使有心“窃火者”不再好意思据为己有。

中国人一向自以为自己是诗歌的大国,然而诗人在这个国度的社会地位却卑微得很,近些年尤其如此。作为海子的同届校友,看着《海子评传》中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有酸涩也有温暖。就如诗人西川在本书《序言》中所写:“提及这些往事,我不是想自高自卖,而是一种温暖自然来到了我的笔端。我们有一些公开的不同,更有一些秘密的相同,那便是我们友谊的基础。往事如歌,昔人不再,不再有这样的朋友,不再有这样的兄弟。”纪念海子,并不一定能改变什么,只希望能安慰诗魂,并纪念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年代——那白衣飘飘的的年代。

金北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语言学会朗诵艺术研究会理事,致力于有声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具有丰富的舞台朗诵经验,曾获得中央电视台朗诵金奖,首都高校教师文艺表演一等奖等奖项。

作者:唐燎原,诗歌理论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聘为兼职教授。男,汉族。祖籍陕西。年4月出生于青海,在陕西度过少年时代。年在青海下乡插队、当工人。年春季考入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年春季分配至西宁18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年调入青海西宁晚报社,任副刊编辑、副刊部主任。年调入山东威海日报社,先后任副刊编辑、专刊部主任、副刊主编至今。年获正高职称(高级编辑)。

燎原关于海子及当下诗歌答媒体问

1、我们说海子和他的诗歌,好像可以立即信口拈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让我们再说其他的,便一句也不会了。海子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却创作近万字的作品,也出版了很多诗集,关于海子和他的诗歌,能否请您推荐下其他的,您认为很值得大众一读的诗作呢?

·你们只知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明你们平时并不读诗。这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事实上,近20多年来,每年3月26日海子的忌日前后,许多高校和地方文化部门,都会举办海子诗歌的朗诵活动。他的《亚洲铜》《活在珍贵的人间》《麦地》《海子小夜曲》《九月》《五月的麦地》《麦地(或遥远)》《麦地与诗人》《祖国(或以梦为马)》《秋(秋天深了)》《日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等等,都是经常被朗诵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但我必须强调,这些诗歌,远远不能代表一个全面的海子。它们只是海子整个的诗歌成就中,露出海面的那片冰山

·海子的创作由三大板块构成:多首短诗,10部长诗,8篇诗学文论。

10首长诗又分两大系列,其一为“河流三部曲”,包括《河流》《传说》《但是水、水》3部;其二为“太阳七部书”,包括《太阳·土地篇》《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太阳·弑》《太阳·弥赛亚》等7部。这是三大板块中体量最大,分量最重,又因包含着未及完成的碎片状态,而最为芜杂的一个部分。

8篇文论在大三大板块中体量最小,但极其重要。

·海子的诗集的确很多,但也可以说只有一本,这就是作家出版社9年版的《海子诗全集》。其正文厚达多个页码,这是迄今关于海子诗文最全面的版本。

2、您认为海子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我看一篇评论,海子推崇《浮士德》那样的长篇诗作,评论界研究他的诗歌,也以“史诗”论述,但好像这并不受市场欢迎,而他最受人们欢迎的,反而是一些抒情短诗,您如何看待他创作呢?

·海子的诗歌写作,源自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动力驱动系统,这就是以他刻骨铭心感受过的中国乡村的饥饿,以及现代人丧失尊严的生存痛苦为出发点,探讨人类的生存为何总是被苦难所绑架?在这一追问中,他以“太阳七部书”为代表的系列长诗,深入人类历史兴衰存亡的黑暗腹地,发现了诸多根源性的元素,其中致命性的元素之一,就是潜藏在大地和人性中的“魔”性——亦即导致大地陷入黑暗的“毁灭”元素(见《太阳·弑》)。通过对诸如此类反向元素的解析,继而寻找“超越之道”。而他最终所找到的,就是伏藏在人与大地总体关系中,以“太阳”为象征的正向力量,他也随之朝着太阳的召唤展开精神飞翔,并由此进入神性栖居的天堂——人类的精神故乡。“太阳七部书”中最后一部长诗为《太阳·弥赛亚》,该诗的结尾部分,也是海子在其人生最后时分所书写的,便是由九位盲眼长老——他心目中人类历史上的九位智者,所演绎的“天堂大合唱”。

而海子本人,就是通过他的“太阳七部书”,从灾难深重的大地上最终飞向太阳,他在太阳中焚身,也在太阳中永生。

——这便是海子诗歌的本质所在。

海子本人认为,长诗是他的事业,短诗则是他投身于这一巨大工程间隙的余绪。这些短诗,虽然呈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神奇光芒,但只有在这些长诗中,我们才能看清他不可思议的浩瀚与博大。

至于你说到的人们只看好他的短诗,并不认同他的长诗,这说明人们还远远没有认识其长诗的能力。打个比方吧,我们对大量的古代短诗都能烂熟于心,但有几个人能真正弄清屈原的《离骚》和《天问》?

3、现在我们说起诗人,大多以叛逆、另类等词称呼,这也简直可以概括海子的一生,能否请您谈下他这个人呢?还想问您,大众对诗人群体的认知,是否存在偏颇?

·海子年出生于安徽农村,15岁考入北大,19岁毕业后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哲学教师,25岁时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人生。他既是一个质朴善良的农家子弟,又是一个天资极高,具有惊人的阅读量,并由此洞悉世界文化、哲学、艺术史的人。他开始诗歌写作不久,即致力于系列长诗的建造,并一直处于冲击极限的生命加速度中。在“太阳七部书”中,他曾写出了“太阳用完了我”这一痛楚而绝望的诗句,这也可以视作他结束自己人生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怀有宏伟诗歌抱负的天才诗人,而叛逆、另类这些概念,用以指称那些故作姿态的半吊子诗人似乎更为恰当,但并不适合指称海子。

4、最近读一篇文章,对海子的成就发出质疑,认为现代人将他的成就抬得过高,您如何看?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海子之所以备受后人推崇,是因为“死亡”为他的诗歌镀金。您认为海子和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大约不光是“最近一篇文章”,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对海子的成就发出过质疑,这很正常。但在我看来,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个远远未被读完的海子,他更为深邃博大的精神艺术系统,仍有待我们在获得相应的能力后去认识。

·至于海子的影响,毫无疑问,他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写作,在他去世后的十多年间,曾有无数的人模仿他的写作,并且至今余脉不绝。而他的诗歌,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新的遗产。

·关于“死亡”为他的诗歌镀金的说法,无论如何都像出自一种阴暗的心理。三十多年来,有若干的青年诗人“死亡”,但那一位获得了类似于海子的影响?

5、现在一说诗歌,大家多想到古代诗词,或者是徐志摩、顾城、舒婷、海子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的诗歌,但我也看过一篇评论说当下并不是没有优秀的诗人和诗歌,然而为什么现在一说诗歌,就会习惯性将其归类为一种边缘化的门类呢?您对当下诗歌的现状如何看?

·我在近几年来的好几篇文章,比如《多元化建造中的纵深景观——本时代若干诗歌问题的描述与回应》《新世纪诗歌及相关问题辨析》中,都专门谈论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当下的诗歌既处于历史上最正常的时期,还是艺术形态最丰富的时期。

在“文革”前后的几十年间,诗歌作为政治运动的工具,一直处在社会的核心位置,甚至形成了全民写诗的热潮。与此相比,现今的诗歌的确边缘化了,但也终于回归到了正常形态。在现代诗歌史上,所有优秀的诗歌,都具有思想与艺术上的超前性、先锋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属于小众的。大众如果的确愿意走进其中,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而不是让诗歌迁就自己的外行水准。

6、近年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诗歌热再度火热,您对当下的“诗歌热”现象怎么看?如何保持这种温度,而不只是一时兴起呢?

·由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这个“诗歌热”,其实属于多年来被一直倡导的“国学热”范畴,与我们所说的新诗,也就是现代诗歌关系不大。假若央视或众多媒体能将这种形式用之于现代诗歌的传播,那么,公众起码不会对当今的诗歌现状这样无知。

4月18日作家文库

作家文库

首播:

14:00—15:00

重播:

22:00—23:0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娱乐广播

收听方式

登陆







































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白癜风病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zn/10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