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百姓期待,再次感动市民
刚刚,西宁园博园盛大开园啦!
一座大气磅礴、一座雅致精美的园林
崛起在曾经的工业用地之上!
今天,园博园一期尽展芳容!
她在西宁最美的夏日翩翩起舞
开园首日,这里已经人头攒动
雨后的鲜花也在雨水的洗礼下更加娇艳
园内的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
有序游园
登上通海阁一览园内全景
壮美的景色引来游客不绝的赞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意盎然的园博园,共同感受西宁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丰硕成果,共同感受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
进园→龙形瀑布月季怒放
进园,绿色元素无处不在,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园揭开面纱。这样的底色下,五彩斑斓的鲜花交错铺开……入口处,最先闯入眼里的就是一座巨型龙形瀑布,奔涌而下的水流溅起层层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彩虹若隐若现。顺着主路行走,10多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花池不规则分布着,两侧坡地上,40多亩的月季园里栽植着小仙女、仙境、金太阳、粉扇、梅郎口红等20多个月季品种相互映衬,娇艳欲滴的花朵让人舍不得挪开眼睛。
游园→花海树阵交错铺开
继续往里走,还有清香扑面的丁香园专列园等着你去探索。这里可是丁香的种质资源库,囊括着,玲珑花、黄丁香、蓝丁香、什锦丁香、罗兰紫、金色时光、晚花紫、波峰等少见的丁香品种。30多个品种的丁香将为市民提供一个丁香品种最全、最具观赏性的休闲游园。除了美丽丁香园,整个园内所见之处都被鲜花与树阵包围着,据了解目前园博园一期已栽种草花40多万株,同时栽植荷兰菊、鸢尾、马蔺、景天、石竹等宿根花卉多万株,层层叠叠的花海将以其绚烂迎接广大市民“检阅”。
赏水景→各景观沿水系分布
顺着园路前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绿色与碧色相互环绕。这个占地面积0亩的园博园一期区域,绿化和水景面积达到九成以上,景观水系贯穿全园。沿校场河湿地形成的生态修复绿轴和沿园博园入口东西向的公共景观轴,两者十字交叉区域形成园博湖,这是区域景观的核心。经过十多天的引流,湟水河的水被注入园内的宁德湖与宁泽湖,这两个沉沙池因为有湟水河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灵动,微风拂过层层碧波荡漾开来,宏伟的通海阁倒映湖面,宛如“海市蜃楼”般变幻莫测。可为什么是沉沙池呢?据了解,为了解决园内水系建设问题,水务部门通过实施国寺营渠水系连通工程,对国寺营渠7.5公里进行整治改造,从拦隆口处把水引导到园博园,这个连通工程让沿线浇灌与园内注水实现了“双赢”。但因为引入的河水脉衰微、泥沙大、水体浑浊,使园内的水系无法常保清澈,为了有效这一问题园博园建设中还将河水综合治理作为重点项目,引水进入沉砂池沉淀,采取浅表径流处理,通过一系列生物环保措施,最终实现了“清水入园”这一目标。
通海阁→绿色发展成就
位于园博园北侧湖区半岛的通海阁,是一幢高约20米的仿古建筑,登上阁楼整个北侧园区景观将一览无余。走进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字体明亮耀眼,放眼望去,一张张对比强烈的照片,既是时代的印证,也是绿色蝶变的记录。
在一张照片里,一群忙忙碌碌的身影被定格,这是南北山绿化的贡献者们,经过长期的奋斗,南北山已成为西宁的绿色新名片。往前挪一步,美丽的西宁全景一下子就会抓住你的眼球,绿树蓝天,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是这样纯粹的自然底色也会让你惊叹连连!对,这就是西宁的变化,每天穿梭在城市中,或许很难欣赏到这样雄壮的美丽,但透过这张照片,心中的震撼感必定油然而生。
通海阁的正前方,就是宽阔的游船码头,市民们可以在这里乘坐2人或4人的游船,在碧波荡漾的临泽湖上欣赏这高原上的独具一格的水上美景,如同置身江南水乡,还可以将船驶至湖中央的岛屿,享受片刻宁静。
民居→体验最淳朴青海特色
作为园内的另一个独特建筑,庄廓院游览中心内含农院、商院和儒院三个庄廓院,形成三个院落组团围合式的布局,夯土墙、生土砖、传统木雕窗户等一系列独具青海韵味的河湟元素陈列,完整的还原了早期青海民居的特色。
走进农院,房梁上的檐口木作精细,木刻花纹透雕雀替,十分考究。农院还原的是青海人民耕作生活的真实场景,房屋墙壁上所挂的装饰也都是从本地农户手中收购而来。既然是还原最质朴的生活,这里的外露的木雕全部都是木质本色,让人一走进里面就充满了回忆。而在儒院中,墙面上的算盘装饰别具一格,院内整齐摆放的桌椅充分展现了学堂里的肃静,而一本本书籍摆放其中,立即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大家都在看青海省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涨多少?何时发放到位?
明天开园,西宁园博园在哪里?怎么去?玩什么?
青海这个大工程,初步设计核定概算99.8亿元
本报记者:王瑞欣摄影:黎晓刚
编辑:海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