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昭苏,天马的故乡,万马驰骋于辽阔的大草原上,我们为何不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优势,组建一支接地气的骑警队?”
我们的骑警队与大连骑警不同,大连女骑警与城市相连,该队是集治安、巡逻、安全保卫、体育运动和礼仪表演于一体的专业性骑警队;我们要打造一支更接地气的草原骑警队,充分利用现成的马场基地软硬件设施,在昭苏旅游黄金季,骑警深入偏远牧区草原发挥职能。
昭苏作为生态旅游县,旅游旺季时车巡会破坏草场,一些偏远的牧区车辆也无法进入。以更具自然民风的马巡代替车巡,既方便了巡防安保,又低碳环保,有效保护了草原;二来,骑警队由三十位青春靓丽的女警组成,既能深入牧区巡逻保卫,又能竖起一张立体的形象名片。
马背上绽放铿锵玫瑰
年,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昭苏县公安局积极筹划组建了伊犁首支女子骑警队。30名女骑警来自哈萨克、蒙古、藏、汉等六个不同民族,主要职责是配合城区进行牧区巡逻、交通疏导、警力机动应急、活动安保等。在旅游季节,穿上警制骑士服的女警们,愈加英姿飒爽,形成了昭苏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每年六月,全国各地的游客对昭苏的天马、油菜花、大草原慕名而来,小县城一下子欢腾起来。每一个清晨,迎着朝阳,女骑警们已矗立在大草原的交通要道上指挥疏导着车辆通行,为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指引着方向。“同志,请您将车辆停靠在指定地点”、“您好,这边有赛马活动,您的车辆不能进入”。整齐划一的着装,规范文明的执法和甜美温暖的笑容,使她们成为夏日里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她们就像一朵朵绽放在马背上的铿锵玫瑰,伴随“天马故乡”昭苏和谐向前,为草原上增添一抹独特的美丽。
马背上铸就的骑士精神
美丽的背后,这些女警们付出的辛苦又有多少呢?笔者用镜头记录了昭苏女骑警训练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负责这30名女骑警日常生活训练的中队长斯琴说:“这些女孩子,大多数并不懂骑马技术。她们是从公安局各个业务口子上抽调来训练的女民警,平时忙业务,四月份以来利用休息时间才到马场训练基地强化骑术。”
训练基地坐落于距离县城18公里外的坎儿坎特大草原上。双休日,女警们很早便来到基地开始一天的训练。早上9点钟,骑士们就开始“备马”,一天的训练开始,身体在马背上晃动9小时之长,着实有些吃不消,可是女警们没有退缩,依然一声不吭地坚持训练。
“之所以能挺住,就是因为战友们都有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马骑好、不掉队。”女民警小孟说。玲是一个身材瘦小、站着还没有马背高的骑手,但是她训练中很要强,好几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就近的一次险些腿骨折,以至于站在马跟前都会发憷。大家都认为她是摔怕了,恐怕是不敢再上马,但坚强的姑娘没有退缩,她说:“或许下一次我就不会再摔了,因为我比别人有更多的防摔经验啊,我一定可以的”。私下里队友发现,玲的腿已经摔得淤青,膝盖处被磨破,接了“骑士疤”,就连站着都疼,玲害怕自己拖后腿,影响整支骑警队的训练进程,她硬是扛下来。
拖着一瘸一拐的腿,上了马,摔倒,爬起来,继续向前。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女骑警们并没把自己看的多么娇贵,她们常常自称“女汉子”。或许这才是应有的骑士精神吧。
马厩里感受人马情深
女骑警们在训练结束后,还面临着打理马的日常生活课考验,首先要学会给马洗澡,有的时候为了和马更好地沟通,教练让队员们去清理马房,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训练,增强与战马的感情,早日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
长长的走廊被隔断出上百个空间,每个空间约有十几平米的面积,内侧铺着厚实的锯末子,这是马的卧铺。每个马厩门口都挂着个标牌,上面纪录着每匹马的自然状况,包括名字、马号、出生地、出生年、性别、品种、到队时间及简短评语,俨然身份证。
“黑天鹅”、“夜孔雀”、“伯爵”、“天山1号”……这些马的绰号一个比一个好听。“伯爵’就是我刚才骑的那匹马,它长得比别的马更高大,特点是骄傲、奔跑速度快!”斯琴举着水管、挥着毛刷,嘴里不停地夸自己的马。
“最近天特别热,马儿们在这里冲凉、梳洗。”古丽不时轻拍“夜孔雀”的颈部,还把自己的矿泉水倒在在手心里,让她的爱马感受一下清凉。“夜孔雀”不时低下头蹭主人的胳膊,好似读懂了姑娘的心意,一再致谢。
“别看它现在这么温驯,狡猾着呢!最初我真吃了不少苦头。”斯琴娓娓道来:“伯爵是匹个性特别要强的马,初次相见,我就觉得这是匹好马,不料到了场上它竟然拒绝跑动,立在那里不动。”斯琴用洗涮、聊天、喂它最喜欢吃的胡萝卜等一系列举动最终打动了“伯爵”。“现在伯爵已能辨别出我的脚步声,它知道我来了,便使劲抻着脖子朝马厩外张望,兴奋得直叫。马特通人性,它能感觉出你对它的好,渐渐对你产生信任,双方的默契也在朝夕相处中形成,训练效果越来越好。每次重大活动,伯爵都特别争气,一起帮我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
警民情浇灌大草原
草原上的百姓特别淳朴,草原上的骑警特别深情。
天马节期间,烈日当头,强紫外线晒得皮肤直发烫,对于爱美女孩来说,晒是万万忍受不了的。女骑警们在围场外骑马巡逻,她们没有怨言,没有沮丧,依然坚守自己的阵地。
中午场馆散场时,观众陆陆续续走出看台,一位哈萨克大叔提着一兜杏子蹒跚地向外围区的女骑警走去。到了跟前,大叔说着蹩脚的汉语:“姑娘们,这是自家院里长的杏子,不好看但是很甜呢,天气这么炎热,吃一点解解渴吧!”中队长高娃恍然发现什么:“哦,你是艾克木大叔吧。”“是我,谢谢你们上次训练的时候帮我找到那个臭小子。”
原来,上一次,女骑警们还在基地训练,远远的听到有人在叫着“吾拉”的名字,仔细一瞧是一位腿脚不利的大叔,上前一问才知道,他带着孙子吾拉来马场找人,小家伙太顽皮,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姑娘们一听也紧张起来,训练基地这么大,放眼望去都是草场,小家伙会跑去哪里呢?让大叔仔仔细细描述了一遍吾拉的体貌特征,叮嘱艾克木大叔说:“你腿脚不便留在原地等吾拉,或许他一会儿自己就回来了,我们去周围找他。”随后,姑娘们牵上爱马,利落的纵身跃上马背,分头找孩子,策马而去。
在艾克木大叔的执意要求下,女骑警们吃着他亲手摘的杏子,他会心的笑了,你们是我们草原上的好警察,都是好样的!(来源:伊犁广播电视报图片由秦杰提供通讯员刘敏)
本期编辑:金光辉
白癜风传染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