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绿道距离西宁市民不远了

自行车绿道距西宁市民不远了!

连续举办13年的“环湖赛”、人们对健身需求的增加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低碳出行环保理念,让市民重新燃起了对自行车的热情,畅想着如果能够骑着自行车享受林间小路两旁的美景,该是多么惬意的事,而如今,在西宁市城区找到一条具备骑行条件的道路已是难上加难……可以随时骑行在没有噪音尾气的林荫自行车绿道中,享受着慢步调的生活,早已成为西宁市民心中的一大期盼。

2月3日,市长王予波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建成城区百公里自行车绿廊(也称城市绿道),着力营造绿意盎然的出行环境。”这一喜讯,不但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也回应了市民渴望回归骑行生活的呼声。

百公里自行车绿廊是如何布局的?建成后是什么样子?本报记者连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何灿,揭晓百公里自行车绿廊离西宁市民还有多远。

百公里绿道

打造城市慢生活

在城市快节奏下生活的人们渴望着回归“慢生活”,虽然“城市绿道”这个词对多数市民而言还是比较陌生,但事实上,去年开始,城市绿道建设的步伐已经悄悄地离我们越来越近。西宁市城市绿道系统建设项目,是在市委市政府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启动,是落实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大生态工程之一。年底,西宁市政府根据西宁市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编制完成了《西宁市绿道系统规划》。通过城市绿道建设,综合有效利用和保护沿线自然及社会资源,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形成百公里城市生态绿廊,打造一项可供广大市民绿色出行、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民生工程。

为使西宁市绿道系统规划积极发挥城市生态构架作用,实现绿道系统与城市外围郊野公园及市域周边著名旅游景观的生态廊道衔接,体现绿道的延展性,规划范围涵盖中心城区及周边三县。

绿道网络规划遵循:“生态优先,节约环保;整合资源,协调规划;因地制宜,结构合理;以人为本,步移景异”的基本原则。

通过建设城市绿道生态网络系统,综合利用和保护沿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形成城市生态绿廊,打造一条沿线居民旅游休闲、运动健身、科普体验为主,并兼顾日常通勤为辅的绿色生态走廊。

打造一条具有民族生态特色的国家级“都市生态慢行绿道”;打造青藏高原第一条旅游休憩、运动健身的都市生态环游绿道。

四种城市绿道类型各具特色

滨水休闲绿道——规划的三条滨水休闲绿道分别为湟水河线、南川河线、北川河线。向东延伸至东川经济开发区,南可与塔尔寺连接,西至多巴新城,北可延至大通多个旅游景区,成为市民亲水、呼吸清新空气的好去处。

郊野趣游绿道——郊野趣游线以城市郊野绿色屏障为载体,延伸至大南山、大酉山、西山以及北山,打造市民能亲近自然的郊野趣游绿道。

山地挑战绿道——选取两山险峻的盘山道路为挑战绿道,主要位于文峰塔至石峡清风景区等地,为喜好挑战极限的骑行爱好者打造了一片新的险地。

都市联络绿道——在城市道路上进行局部改造,与滨水休闲绿道、郊野趣游绿道和山地挑战绿道之间进行转换联结,以实现真正的便捷出行需求。

绿道系统

建设用时三年完成

西宁市绿道系统建设将安排三年时间完成建设,其中:

年以建设条件较好的城区段湟水河滨水线、南川河滨水线、北山郊野线为骨架,绿道长度累计达公里,初步形成西宁绿道格局。

年结合城市自行车通勤系统的构建,中期逐步实现绿道中心城区全覆盖。

年利用城乡公路、河道及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廊实现四区三县范围内以人文景点为主的绿道联系网络,构建独特西宁城市特色。

晚微君:郭智阳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协和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jj/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