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年4月21日,容闳去世。
容闳于19岁赴美留学,并在年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是第一个受过完整的美国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
(图为年容闳的学位像,他是耶鲁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毕业生。)
当时,晚清正值积贫积弱之际,容闳每每得到家国的消息,总会感叹“中国之腐败情形,时触予怀”,毕业后他决定回国。
跟随容闳一起回国的,还有“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在年得以实现,一批平均年龄在13岁上下的幼童跟随容闳远赴美国,开始了求学生涯,他们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代官费留美学生。容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值得自豪的是,这批幼童留学生迅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和学校,并取得了不亚于当地人的成绩。美国《纽约时报》就曾以羡嫉的笔调写道:“中国幼童机警、好学、聪明、智慧。像由古老亚洲来的幼童那样能克服外国语言困难,且能学业有成,吾人美国子弟是无法达成的。”
原本,清政府计划让这些留学幼童在美国学习15年,之后返回中国,建设国家。但仅仅9年之后,清政府却忽然变卦,要求他们全员回国,而当时只有两个人完成了大学学习。这其中原因几何?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艰难?他们又是如何报效国家的?
今天,库叔就带领大家回首一百多位幼童在风雨飘摇年代的留学生涯,一窥这段旅程。
作者
徐国琦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
译者
尤卫群
编辑
谢芳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年1月出版,原标题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19世纪的清代留美幼童》,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为什么选择美国?
清政府在年决定选派第一批官方留学生的时候,美国并本不是清政府所考虑的理想目的地。
美国因为刚刚经历过南北战争,还算不上一个强国;同许多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既贫又弱。美国的政治形势也很不稳定,政府刚刚从血腥内战中挺过来,还有众多重建的挑战有待应对。其大学教育体制也尚待完善,远不及欧洲大学的完备和声望。
此外,比起主要的欧洲强国,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较小,在中国也没有太多的利益。更糟糕的是,美国很多州正在实施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法案。尽管如此,美国仍然被选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目的地。
(图为年出国前夕梁如浩「左」与唐绍仪「右」的合影图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ls/1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