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25.html
+
美术志?地方故事
张漾兮在成都
——从成都新文化艺术运动中走出来的革命先锋艺术家
文
张颖川编辑
袁恬静图片提供
张颖川
张漾兮是我国20世纪现代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先锋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几千幅作品,有木刻版画、漫画和水彩画、水墨画,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富于创造性的现代化个性风格在我国现代新文化革命艺术运动史以及现代新兴木刻艺术发展篇章中留下了厚重的一页。从年至年以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学术学院、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馆先后分别举办了“刀锋民魂”——张漾兮诞辰百年艺术展、张漾兮百年诞辰暨捐赠作品展、张漾兮先生作品文献展和“漾兮九阕——张漾兮艺术研究展”。张漾兮一生的创作生涯以年前后分别为两个地区两个时期,即年至年于四川省成都市和年至年于浙江省杭州市。作为《成都美术志》主编,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编辑整理成都美术史志文献,在查阅民国时期的史料过程中开始逐渐认识在成都活动时期的青年张漾兮。年12月《国民公报》美术专栏?张漾兮是成都现代美术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西画家晚清至民国初年,一批维新改革的爱国志士们逐渐把振兴民族革新改良的重点转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改造启蒙国民精神,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艺等,重视学校教育。年,蔡元培任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以绘画、音乐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美育”教育课程由此被列入全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大纲。民国初期,学习西方学院教育方式的新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成为国内现代新文化运动一个重要进步内容。20世纪三十年代后国内一大批著名的优秀艺术家,尤其是从事西画类版画、油画创作的画家大都有接受现代学校新美术教育的学习经历。成都平原的现代新美术学校教育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为当时国内发展较早的地区,张漾兮是成都现代美术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优秀的西画家。张漾兮《农村的孩子》水彩30X25cm30年代张漾兮原名张国士,年出生于成都一个私塾教师家庭,7岁时父母先后病故,靠经营小商的叔父抚养生活。张漾兮自幼热爱绘画,年14岁考入四川美术专门学校初级师范科学习,因学习成绩优秀,被保送升入该校西画科免费学习。此间,叔父家业破败,他受到师友们的慷慨资助,继续坚持在校求学完成学业。张漾兮年毕业于四川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科。张漾兮所在的四川美术专门学校成立于年,是成都最早成立的一所现代私立艺术专门学校。该校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四川籍学生所组织的“四川美术研究社”筹建,有关四川美术研究社的组织创办以及后来的建校筹备工作一开始就直接受到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两任校长都和刘海粟关系紧密,其师资实力和教学条件在当时的成都几所艺术专门学校和各高校艺术专科中名列第一。该校教学仿照学习西方学院教育制度,十分重视西画科,重视西方绘画的素描、色彩教学和现实美术风格的户外写生创作。学校除日常教学以外还组织学生成立西洋画、国画、音乐、体育等专业的研究会,同时经常邀请川内外学者、专家来校开设系列文化学术讲座。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蔡元培作为上海美专的校董,曾经给予刘海粟许多具体的帮助指导,而深受刘海粟影响的四川美专也和上海美专一样,其初期筹建办学时就积极倡导蔡元培的“美育”教育理念,“专以养成纯正美的艺术人才发展美育为宗旨”(《国民公报》民国13年8月17日,6版,《四川美术研究社简章》),“相信艺术能够救济人们的烦苦能够振起人们的堕落”。当年四川美专在成都《国民公报》主持开办了“美术”专栏,积极宣传介绍西方绘画画理、画史知识和国内外现代艺术思潮、艺术动态。学校在宣传新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新观念以及传播报道国内外美术活动方面颇具文化信息优势,持续引领成都美术新潮前沿舆论。当时四川艺专的学校校园文化讲座和校园文艺演出会,师生们组织的写生团活动以及美术作品展览会常常轰动社会,成为全市新闻界、文化界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