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在可可西里上半部

张仲全,生于年,重庆市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长期在军队和地方从事宣传工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万字,多次在中央和地方媒体获奖。系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报告文学作家班)学员,中国银行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飞翔在可可西里(上半部)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三江源生态环保纪实

引子

根本没想到,在采写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简称“绿色江河”)的日子里,它能不断地让我振奋,使我感念。20年间,他们傲霜斗雪,栉风沐雨,在雪域高原先后带领壮士,在三江源头和可可西里,在海拔近0米的地方,建起了两座自然环境保护站,在地球之巅塑起一座座人类大美的丰碑……

“长江英雄”恋上三江源

金秋十月,成都平原已让人感到深深的凉意。当绿色江河”负责人(会长)杨欣出现在作者面前时,仍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短袖T恤,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身体的壮实。那满脸深长而又花白的络腮胡,罩住了近半个面孔,鼻梁上挂着一架金边眼镜。由于常年奔走于青藏高原的原因——裸露的脸庞上隐隐可见两块拳头大小的“高原红”。

杨欣带我走进“绿色江河”设在成都市区一个小区的7楼办公室。未进办公室就被张贴在门上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青藏高原特有保护动物图像所吸引。三室一厅的办公室比较简陋,最吸引人的眼球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奖杯和荣誉证书。他除了获得国内外的数十项生态环保奖励外,还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绿色年度人物奖”。他领导的“绿色江河”也先后获得了团中央等五部委的“环保志愿者生态建设大奖”,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颁发的“长江源区生态保护”奖,以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公益环保精神”奖等奖励数十项。

众多荣誉透露出其不平凡的经历,也述说着他们自然环保之路的坎坷与艰辛……

杨欣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在重庆工业学校工业会计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渡口市(现攀枝花市)一企业当了3年会计。他说他的长江情结和在三江源从事民间环保的举动,主要是受了尧茂书和杰桑·索南达杰两人的影响。

尧茂书是原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四川乐山人。摄影职业为他提供了“行万里路”的机会。年代初,尧茂书决定要在美国人组织的长江漂流队到来之前,自费乘橡皮艇漂流长江全程,结束“长江自古无人漂”的历史。年6月,尧茂书和其三哥带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和大批行装,历经艰难险阻,到达长江发源地——格拉丹冬雪山脚下,计划用天左右的时间,漂到长江入海口。由于其三哥的假期有限,在漂至沱沱河后离他而去。后来,尧茂书独自驾艇继续向通天河漂去。7月24日下午,尧茂书在漂流长江公里后,在直门达下游几十公里处的金沙江中触礁遇难,时年32岁。是年,《辽宁青年》、《当代青年》等5家媒体组织读者投票,推荐尧茂书为年“中国青年十杰”之一。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他“首漂长江、献身祖国的优秀青年”光荣称号。中共四川省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尧茂书的壮举引发举国轰动。他的行动揭开了长江漂流的第一页,并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也唤起了当代中国民间环境意识的觉醒。受其影响,许多中国人感觉中国的河流要由中国人来漂流,至少首先要由中国人来漂流。这时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少人还把由谁来首漂长江上升到民族的高度,国家荣誉的高度。

年,四川一家机构组织了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有着几年摄影和探险经历的杨欣,经过一番努力,23岁的他成为了当年长江漂流探险队主漂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并兼任摄影师。为赶在美国人的前面漂流长江全程,完成20世纪最后的伟大征服,他和的队友们填写了生死书,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义不容辞地走向长江源头。

当他们辗转数千公里进入长江源头的最后一个小镇——雁石坪后,再跟着运盐的牦牛队,忍着强烈的高山反应,再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各拉丹冬雪峰脚下,踏上万里长江的源头。

在那里,杨欣看到了长江第一滴水。烈日下,冰川融化、滴水汇聚,好像母亲的乳汁,无私而丰沛,在众多冰川消融中,形成长江最初始的源头——沱沱河。在这长江源头水系之间的宽大河滩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里成为世外桃源和高原净土。水丰草美的河滩上,上百只一群的藏羚羊在悠闲地吃草,待人靠近,成群的藏羚羊开始奔跑,尘土飞扬,场面壮观得就像非洲草原上奔跑的角马;还里还有蓝色的天空,苍茫的大地,淳朴的牧民。一切都是陌生的神秘,这天恰好是6月5日,也是世界环境日,兴许是命中注定杨欣要走上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这条路。

在这次惊心动魄的长江漂流中,杨欣经历了里无人区的艰苦磨难,金沙江急流险滩的疯狂蹂躏,虎跳峡的生死抉择,好几次都是死里逃生。但还是有10名勇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杨欣一行完成了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壮举。这一年,杨欣凭着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照片搬回了一台大彩电,这在当时算是很高的奖励了。那年头,老百姓要存好几年的钱才能买回一台彩电的。

长江漂流,使杨欣进一步认识了长江,也结识了一批对长江有着同样情感的朋友。漂流结束后,在成功的兴奋中,一帮年轻人围绕长江又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梦想,但实现这些梦想不是那么简单。几次围绕长江的活动失败之后,现实生活使他不得不收起梦想。结婚、生子、带孩子,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4年。

这期间,杨欣对长江还是那么思恋,那么执着。他的内心很明白,是长江漂流死了太多的人,是逝去的队友们,志为壮士,衬托活着的人,包括他成为了英雄。随着时光的推移,杨欣心中信念愈发坚定:长江漂流死了那么多人,而你还活着,活着就不能苟且偷生,就得做事,且是做对长江河流、对人类有意义的事!

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使杨欣。直到年,他把儿子交给退休的母亲看管后,杨欣又开始着手编织他的长江梦。在进行了两次长江支流的探险拍摄后,在年,他又随一支探险队进入长江源头的唐古拉,沱沱河、通天河进行探险考察和拍摄。一次又一次的探险经历和实地的拍摄,随着野外经验的丰富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一项集漂流探险和电视专题片拍摄为一体的探险拍摄活动开始在酝酿之中。杨欣试图借助商业运作组织一次长江源的商业探险和电视拍摄,从一个探险家的角度来展示长江源头的神奇和美丽,让观众通过镜头了解长江源、热爱长江源,同时也寄希望这部电视片能获得一定的商业回报,再进行长江及其支流的探险、考察和拍摄,使长江考察、探险、电视拍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有生之年完成整个长江流域的考察和拍摄,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通过镜头画面了解中国这条伟大的河流。

随着对长江的深入了解,杨欣便有了常人少有的长江情结。他开始







































白癜风什么药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nr/3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