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湟水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已达6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王瑞欣报道)“绿水青山”值多少“金山银山”?11月21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通过对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连续三年开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显示,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价值稳中有升,年生态服务价值已达到6.45亿元。

据悉,我省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自试点建设验收通过以来,为进一步监测湿地保护恢复建设成效,自年开始,在青海省林草局、西宁市林草局的支持下,联合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针对休闲娱乐、科研宣教、固碳释氧、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15项内容开展了连续三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系统科学地对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尝试及初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调查中,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分析、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取一手数据,结合高分影像数据以及历史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工业制氧价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数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等评估方法,计算了包括湿地固碳价值、净化空气等1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同时,基于断裂点模型和GIS平台展示了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辐射格局。研究结果显示,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15项生态服务达到6.18亿元,到年上升到6.45亿元,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价值稳中有升。

同时,为进一步分析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团队基于改进的享乐价值模型对湿地周边个社区样点的因子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定量分析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被市场转化的价值增量。这种基于享乐价值的市场化评估是青海省的首次探索,为城市湿地带给周边地产的溢出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连续三年的分析研究,团队在总结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还将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价值评价相关论文在国内生态学领域TOP期刊《生态学报》连续发表2篇,在SCI期刊《Land》发表1篇,授权国外专利1项,并形成省级成果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湟水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逐年提升,充分发挥了湿地“城市之肾”的生态功能,对进一步改善西宁市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rc/15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