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齐鲁网西宁12月2日讯11月30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主办,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网承办的“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活动在西宁启动。来自中央、全国部分省(市区)4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兵分两路,奔赴青海省8个市州,用镜头、笔触充分记录、书写青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
从“青海的山上不长草”到传好绿化“接力棒”
作为青海的省会城市,西宁地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和生态屏障,也是高原上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但是,西宁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敏感,发展相对滞后。作为生态脆弱的重点地区,西宁市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具有首位度高、集聚度高的特点,它以1%的地理空间承载着全省近50%的人口。在自然条件和严峻生态环境的倒逼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西宁市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站在有着“高原明珠”之城的浦宁之珠观景塔上,整座城市的璀璨夜景尽收眼底,错综交织的高架桥,高楼林立的时尚之都,生动呈现了“幸福西宁”这幅美丽画卷。
12月1日上午,在媒体行集中座谈会上,西宁市绿色发展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湟投公司、市规建局、市环保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在介绍各自领域工作情况时,着重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年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青海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西宁市更是将“四个扎扎实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为引领西宁未来发展的旗帜,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座谈会上,西宁市林业局副局长王志在会上开句玩笑话,“以前有首民谣,‘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青海的姑娘不洗澡’。解放初期,西宁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可是现如今,你们再看看,全市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48.36万公顷,覆盖率达3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了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
战黄土、抗缺水、灭盐碱,生态之林绿染高原
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的战略决策,成立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由历任省委书记或省长挂帅指挥,全面打响绿化荒山的持久攻坚战。
图片直观的展现了南川河生态综合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变化。当地努力将西宁打造成为“河湖相连、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高原生态山水城市”。
据了解,早年西宁南北山的干旱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它是一片干透的山体,当时在这里每种一棵树,都很难成活。近30年间,以尕布龙为代表的几代西宁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战黄土、抗缺水、灭盐碱,探索出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让西宁焕然一新。这不仅是西宁南北山绿化成果的真实写照,也是青海人艰苦卓绝高原植树的生动实践,更是一部高寒干旱地区绿色发展的英雄史诗。正是这“青海精神”换来了绿色发展的西宁赢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闻名城市等一张张靓丽名片。
座谈结束后,第二路媒体采访团来到城南新区奉青桥、北山美丽园和北川湿地公园进行实地探访,围绕南川河生态综合治理、公园开发、湿地公园建设等主题深入采访,进一步体会青海西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感受这座城市勃勃的生命力。
综合施策,城市之美勾勒“幸福西宁”美好画卷
站在城南新区奉青桥上,记者望着桥下流淌的南川河,南川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王津远指着前方告诉记者,“南川河作为湟水河一级支流,是西宁市水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西宁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域内生态环境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了解到,过去的南川河,河道内垃圾成堆,曾经一度因为泥沙污染和大量垃圾侵蚀对西宁市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年起,西宁市开启了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格宾挡墙”等生态护坡、护岸,修筑生态景观带、亲水平台、西宁绿道,让河道既可以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场所,还能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经过一系列生态化整治,南川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通过整治,西宁市河道防洪标准也由不足三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保护了两岸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浦宁之珠,见证了上海和青海两地情谊。
在北山美丽园,北山林场副场长孙文明介绍说,这片公园曾经被称作“阿富汗难民居住地”,不仅山体危险,而且居住环境极其恶劣。从年项目建设至今,西宁下大力气共拆迁房屋面积.57万平方米,涵盖8个行政村户居民,拆迁投资金额达到了38.69亿元,后期绿化及景观建设方面共投资5个亿。记者们漫步在美丽园内,望着远处的山,近处的人工湖,在公园锻炼身体的老年人,跑着跳着嬉闹的孩子,还有公园马路对面不远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楼,那里正是拆迁户现在的家。北山美丽园的建成,是绿色对黄土的覆盖,也是现代化对落后的覆盖。
在北川湿地公园,站在公园入口俯瞰园内美景,幽雅恬静的湖泊、沉静朴实的栈道、古色古香的亭台、惟妙惟肖的雕塑……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打造西宁市最大的生态宜居城区。公园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化设计建设理念融入到北川河综合治理中,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和自然湿地净化,形成天然湿地效应、绿色的防护屏障。今天的北川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之“青”、文化之“海”。
在北山美丽园,北山林场副场长孙文明介绍说,这片公园曾经被称作“阿富汗难民居住地”,不仅山体危险,而且居住环境极其恶劣。
站在有着“高原明珠”之城的浦宁之珠观景塔上,整座城市的璀璨夜景尽收眼底,错综交织的高架桥,高楼林立的时尚之都,生动呈现了“幸福西宁”这幅美丽画卷;“西宁蓝”“高原绿”“河湖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活力之美以及和谐之美。
实干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奋进才能抓住历史机遇。青海人不盲目追求速度,不跟风只求经济效益,他们在绿色发展中寻求出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绽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