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施翔近年来,城东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东区新篇章。忆往昔蹄疾步稳创佳绩“十三五”时期,城东区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经济实力在改革发展中稳步提升。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由.85亿元提升到.39亿元,五年累计经济总量位居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亿元增加到.16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增幅位列全市首位。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到77.2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数量连年位居全省各县区首位。五年来,城东区建成13处绿色生态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3%,生态潜力不断释放;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全省首个可视化政务大厅,率先上线运行营商环境移动服务平台,启用营商环境微型服务站,打通45个政务服务便民点政务网络,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25项事项实现“一事通办”,可自助办理39项事项,网办率达85%;致力于优布局、调结构,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畅通市场循环,激发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商务业态,拓展延伸“旅游+消费+配套服务”全产业链,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致力于优化完善综合商务区功能,新千、中发源等商业综合体迭代升级,丝路风情街被评为“省级示范步行街”“中华民族美食街”,成为全市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建国路综合商务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城区内北京华联生活超市、大百超市等商超繁荣活跃;义乌商贸城、义东商贸城、王家庄小商品城、吉盛小商品城、泰阳国际商贸城等小商品批发市场集群成型;玖鹰冬虫夏草国际交易中心、新千国际虫草大世界等专业市场驰名业界;伊尔顿国际饭店、西宁大厦、开元大酒店、蓝海御华大饭店等宾馆饭店星罗密布,建国路商圈、火车站商圈、湟光商圈等城市商圈经济带基本成型。看今朝竞进有为试比高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城东区以“十四五”规划为蓝本,对标对表“三牛”精神,围绕中央、省、市、区“两会”中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重点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等7大领域86个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抓开工、赶进度、促落实,重点抓好大园山体育公园、曹家寨学校改扩建及第三幼儿园、城东区医疗救治中心、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以项目保投资,以投资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今年以来,城东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扎实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商贸流通、地产开发、健康养老、新兴服务业发展等课题开展多维招商,全力推进下南关、为民巷、沙塘川片区等项目招商,突出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线上招商,多渠道吸纳集聚更多要素资源和优质项目落户东区、扎根东区、融入东区。上半年共梳理入册招商项目22项,外出招商考察项目10大类49项,以“青洽会”“城洽会”为平台,聚焦民生服务、商贸流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4大产业板块,包装推介重点招商项目12项。截至目前,中惠万达、带路宝青海分公司、西宁·带路宝数字化供应链选品中心、陕西东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易佰鲜街坊集市等30余家企业及知名品牌已在东区签约落户,全区实现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5.54亿元。绘蓝图风劲势足开新局“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新时代城东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城东区将牢牢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良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在培育发展“四种经济形态”、创建“五个示范省”和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找准定位,坚持“双驱三融”总体思路,打造绿色生态活力区、产城融合先行区、文旅商协同集聚区、营商环境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样板区。未来五年,城东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央《建议》和国家、省市《纲要》为指引,围绕市委赋予东区“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的光荣使命,统筹考虑产业、功能、人口、土地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城区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双驱动,统筹做好老城区功能优化和完善,促进产业载体建设与新型城市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融、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发展环境,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创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城区新形象;未来五年,城东区将深度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促进产城融合动能转换。培育新兴产业新支撑,推动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能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五年,城东区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破瓶颈、疏通堵点、补齐短板,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rc/1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