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今年初秋最低温度接近冰点,很难出现“秋老虎”
初秋的西宁,微风伴着丝丝寒意的清晨,艳阳高照的炎热中午和雷雨交加的下午,每天都在循环。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近段时间,西宁市最低温度只有4.3℃,几乎临近冰点。而这个温度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5℃。
初秋温度比历年偏低5℃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8月2日至5日,西宁市清晨最低温度在6.8℃至4.3℃,其中5日为最低只有4.3℃,是立秋以来的最低温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偏低3.℃,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5℃。预计未来几日最低气温有小幅回升,但幅度不大。日最高气温未来三日在26℃左右,9日夜间至20日全市会有一次中量的降水过程。另据统计,进入8月中旬之后对流天气较多,市气象台从2日至5日连续四日每天发布西宁及三县的冰雹和雷电预警信号,这比去年同期也偏多。
今年西宁市很难出现“秋老虎”
入秋后,西宁市会不会有“秋老虎”出现?市气象台工作人员李昌玉说,“秋老虎”是中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5天。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而西宁市今年入秋后,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会出现“秋老虎”的。首先是最高温度不会再大幅度上升,未来全市最高温度很难达到30℃或者以上。其次是如果真出现30℃左右的炎热天气,也不会持续7-5天。从各方面来看,我市很难出现“秋老虎”。
大气污染防治将步入法制化人大进行立法调研作为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西宁市先后制定了多部大气治理的法规和规章,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使现行的各项大气治理措施按标准、按要求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8月5日,部分市人大代表对《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跟随调研中记者获悉,对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立法,是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中已取得的良好措施、先进经验、应急性的严管工作等通过立法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治理工作能够有序扎实整体推进;目前大气治污工作中部门、单位职能交叉较多,在实际治理工作中部门间协作不紧密,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比较突出,需要通过立法来理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履职到位;在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法律基础上,需要通过立法来确立一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地方社会管理措施,以解决本地实际问题;法定保护大气环境目标任务,为我市城市发展规划、工业企业发展、民生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投入等的规范性指导提供更高层面保障;进一步强化各项管理措施,明确执法依据,确保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执法环境;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加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西宁晚报西宁网络电视)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直接在订阅号中搜索:青海都市频道
扫描以下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rc/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