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一直被誉为城市的名片,然而,不少市民发现,我市出租车司机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记者经过走访发现,出租车行业中“驾驶员用语不文明、拒载、甩客、不打计价器、乱收费、车内卫生差”等行为成为乘客投诉率最高的不文明行为。
镜头一:语言粗俗吓坏了乘客
前几天,刘先生从五四西路打了一辆青AT*的出租车前往省公安厅,可到了曹家寨,司机就将刹车踩住了,让刘先生付20元车费赶紧下车。刘先生纳闷,还没到目的地,计价器也没显示金额,怎么就产生了20元车费?就在刘先生提出质疑时,出租车司机气势汹汹,声称自己从来没有过打计价器的习惯,随后摆出一副不给钱就上手的架势。因为陪同老年人出行,刘先生怕出意外,只好交了20元车费忍气吞声地下了车,临走时,出租车司机还不忘扔下满口的污言秽语。
镜头二:拒载甩客是常有之事
前不久,因天气下雨,王女士只得打的回家,接连拦下四五辆出租车,司机第一句话就是问去哪里,得知王女士要去团结桥,所有司机均打着“加气、交车、不顺路等”借口扬长而去。“坐上去再说嘛。”旁边一位市民提醒王女士,拦下车坐上去再报去处。她如法炮制,果然很快打上了一辆出租车。但行至50米处,出租车司机请她下车,称去团结桥太堵。
镜头三:不自觉多绕行多要钱
小刘从外地来青海旅游,人生地不熟的他从西宁大厦打车去武警招待所,出租车司机带着他绕了一大圈才到目的地,计价器显示22元。到了武警招待所,前来接待的朋友问及他从哪里打的车?小刘如实相告,朋友大惊失色,才几站路的车程,怎么要了那么多?原来司机为了多挣钱,就将小刘拉到另一条远路上绕道而行。因为下车太着急没有索要发票,投诉无门,小刘只好吃哑巴亏。
司机参差不齐导致服务差
记者从市运政负责人处了解到,随着我市出租车运营量增大,市民对出租车司机的投诉率也在日益增加。从去年开始,运政部门每周会接到多起投诉案件,而由于部分出租车行和司机本人不重视投诉,使得案件处理率低下,一直以来客人满意率才达到3成,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因为出租车司机和车行不愿意配合而不了了之。
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出租车司机参差不齐是导致服务质量差的直接原因,各大车行存在岗前不培训,随便什么人只要会开车就可以上岗,大部分被大包的司机年龄都在20岁左右,年轻气盛,乘客稍微有点抱怨就大吵大嚷,甚至大打出手。这些司机没有做长时间驾驶出租车的打算,常常只因为和雇主或乘客吵一架就离开,有的连工资都不来结。
这位负责人担忧,出租车服务差,投诉率高,仅靠运政来处理,力量实在有些单薄,很多年轻司机根本不理会一次元的处罚,常常是工作人员费很大劲让司机过来处理投诉,而那些司机骂骂咧咧,态度极其恶劣,扔下被罚的几百元钱转身就走,根本起不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实在令他们头疼。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白癜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