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呢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他们功不可没。他们是一道道红色的风景线,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
斑马线上有他们的身影,街巷清扫队伍里有他们的身影,孤寡老人身边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气息,用行动温暖了一座城,提升了我们城市文明的高度和厚度。年西宁“最幸福”,文明劝导员、巾帼志愿者、抗疫志愿者……是你们在给我们的幸福城市不断“加码”,让志愿服务精神之花开遍西宁大地。
聆听基层百姓的幸福声音
二机社区志愿者纪晓燕
扶贫助残、帮困助教、敬老爱幼、法律援助……因为社区志愿服务涉及方方面面,所以纪晓燕接触到的人群也较多,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后,她说自己听到的夸赞声特别多。
中午,纪晓燕上门给辖区80岁老人送饭时,老人说得最多的话是,“很幸福,真的很幸福,政府对我们老年人太好了,太关爱了,吃着专门送来的爱心餐,心里特别温暖。”安全巡逻时,社区的居民们说现在安全感很高,公安机关打击力度大,小偷小摸的都不敢出来了;在社区开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中,周围的群众也积极参与,清理干道垃圾、渠沟杂物他们干得很认真,幸福城市建设需要人人参与,环境干净了,变美了,我们就应该更加珍惜,用实际行动换来了城市的文明,换来了幸福城市殊荣。在二机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纪晓燕他们给贫困、留守儿童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幸福”二字他们写在了小小的心愿卡上。让居民的幸福生活样样“红”
社区志愿者冯军芳
幸福是荣誉,更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体验。对于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已有20多年的冯军芳来说,从创建卫生城市到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再到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她参与了、收获了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最美画面,这是幸福生活的有力佐证。
“身为志愿者,看到社区变得越来越好,感觉特别满足,特别幸福。”冯军芳说,“平时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而在这些志愿服务工作中,我切实感受了社区服务中心、爱老幸福食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所带来的利民惠民的幸福生活。”现在,社区正在增加“志愿者动态宣传”“志愿者多彩活动”“志愿者贴心窗口”等志愿者平安网格,力争把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到每家每户中,让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样样“红”。市民遵纪守法,文明行为深入人心
文明劝导员陈东
听到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的消息,作为文明劝导员的陈东感慨连连:“西宁能够获得这项荣誉实至名归!在西宁生活了40多年,亲眼见证了西宁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真正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蒸蒸日上,可以说幸福西宁就在我身边。希望西宁得到这个荣誉以后能够有更大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到西宁。”“让我有强烈幸福感的是我的工作——文明劝导。多年文明劝导员的工作,让我看到了如今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乘客主动排队等公交、市民积极主动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市民遵纪守法,这一幕幕文明行为深入人心。想到自己为幸福西宁的文明交通出了一份力,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文明劝导员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陈东说,我相信我们的西宁会越来越好,作为西宁市民的我们也会越来越幸福。我愿继续为幸福西宁付出
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孟庆德
孟庆德是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也是志愿者的领头羊,他们的真情付出给予我们这座城市很多温暖。从事公益事业16年来,孟庆德最大的收获就是幸福,这是一份来自于他和团队付出后的幸福。志愿者是一份光荣而辛苦的工作,必须深入基层,一方面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如走访入户、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另一方面实施公益项目,帮助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单亲贫困母亲等。孟庆德说,“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让人振奋。这些年西宁百姓的生活是一日比一日好,特别是基层弱势群体家庭生活更是有了很大改善,这些都让人欣慰,希望贫困家庭和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关照。”“作为志愿者,能被人需要,能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我愿继续为我们的幸福西宁付出!”孟庆德的话朴实又有力量。献身志愿服务是我最大的幸福
郭明义爱心团队青海青情援助分队副队长吴海录
“我是从新闻上得知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身为一名志愿者,看到家乡越来越好,感觉特别幸福。特别是回想起受到我帮助的人回复给我的一声谢谢和微笑时,我感觉既满足又幸福!”吴海录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郭明义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有一个精神值得追随,对我来说郭明义就是我要追随的人。”谈起最初加入爱心团队时的想法,吴海录说:“年得知郭明义爱心团队要在青海成立时,我心想,以后的日子有事干了,而且再也不用单枪匹马了。面对郭明义我们有感动,更要付出行动,组建团队就是要把他身上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在青海高原落地生根。郭明义跟雷锋一样,却又不一样,因为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郭明义!”吴海录说:“我的幸福很简单,被需要就是我的幸福,选择做志愿者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是幸福的志愿者
莫家街口文明交通劝导员潘妍红
人所追求的幸福各不相同,但不论是怎么样的幸福,都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情感去争取。做志愿者,并不伟大,但很有意义。志愿者心里总是充满暖意,他们热心助人、无私奉献,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传递着正能量。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奉献,也正是有了志愿者的存在,西宁市民才会幸福感满满。 潘妍红是一位文明交通劝导员,接受采访时她告诉记者:“我做志愿者已经7年了,社会需要志愿者,虽然很辛苦,但每当看到受帮助的人回复给我一个个热情的笑脸时,再多的辛苦都是幸福,当志愿者让我很幸福!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让幸福传递到西宁的每一个角落。”潘妍红说,“做志愿者的我们是幸福的,在服务的过程中能锻炼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个人的素质。愿越来越多的西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和我们共同进步。”爱心传递,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志愿者张廷福
在志愿者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的张廷福说:“西宁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工作中,张廷福接触最多的是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相比起普通人,这些人生活的变化正是幸福西宁的最好体现。 “以前做志愿者我们见到最多的是那些因为残疾,连家门都出不了的弱势群体,生活真的很心酸,可是这几年,政府对于残疾人的 不仅是残疾人,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生活的幸福变化也被张廷福用镜头一一记录,有了政府的民生兜底还有各类公益组织的爱心传递,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爱心连着爱心,幸福城市爱心满满
志愿者冶成福
作为一名志愿者,冶成福很满足,这位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小伙子,从年至今已经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医院志愿服务超过小时,累计转送重症、急症患者超过人。 “这是一份需要付出爱心的工作,大病救助需要社会爱心团体的支持,救助他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冶成福说,西宁是一座幸福的城市,刚刚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可谓是实至名归。幸福城市爱心满满,每一位得到帮助的大病患者背后,都有一位付出爱心的西宁市民,每一分钱,都是这座幸福城市的人凑起来的,爱心连着爱心,才会有自己这么漂亮的‘成绩’,才会有那么多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他说,自己的这份工作就像是城市血液里流淌着的一滴血,这滴血只有在温暖的血管里,才会流得更畅通。他希望自己的爱心团队能够探索建立大病救助的更规范机制,与有关部门进行对接更好地对大病家庭进行帮扶。来源:西宁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