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醅
甜醅是广泛流行在青海乃至西北地区各民族中间的一种地方小吃,属于粮食发酵食品,甜醅水的味道和米酒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在各个城市的街头都有卖甜醅的摊位或者小店,农村家庭逢年过节或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酿造甜醅,青海话叫煮甜醅。
甜醅的名称:
醅意为没有过滤的酒,前面加了甜字,意思就是这种没有过滤的东西是甜的,正好符合甜醅的特点。甜醅是我们西北人大多数的称呼,兰州地区的部分朋友喜欢叫做“甜醅子”,两字变三字,其实是一样的。
这水喝一口和米酒味道一模一样
甜醅的做法:
原料:莜麦或青稞(陕甘宁地区多用莜麦而青藏地区多用青稞)、甜醅曲(超市有售,一般叫做甜酒曲)。南方地区用糯米做的叫做糯米酒。
过程:
1.先把莜麦或青稞用水洗净,放在锅内注入水,然后加火烧待大滚后,再用文火慢煮,到粮食开口为止。
刚煮熟没有加甜醅曲的莜麦
2.煮好后把粮食捞到面板上,均匀摊开,一直晾冷。将甜醅曲碾成粉,均匀拌在粮食中(用量请参考甜酒曲说明)装入容器内,冬天可放在火炕等温暖的地方,夏天放在不阴冷的地方,复盖保温物(温度以低于30℃为宜)周围需保持洁净。
已经做好的甜醅
3.约两到三天,容器面发热、粮食上略有粉状物即可。
甜醅的吃法:
甜醅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吃时散发出阵阵的酒香。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小编曾试过将牛奶放入甜醅中,经过冷藏,那味道更上一层楼!
天热时连吃带喝十分惬意
青海刮凉粉
青海街头有很多诱人的小吃,烤羊肉串、抓面、杂碎等等等等,而夏天,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刮凉粉了,只要你冲着摊主喊一声“来碗刮凉粉!”摊主便会麻利地拿出模具,很快便刮出一条条细长白嫩而且光滑的凉粉来,装进碗里后配上红红的辣椒油、翠绿的葱花和香喷喷的花生碎,那就是夏日里最大的满足了。
刮凉粉的做法:
原料:湿蚕豆粉克。调配料包括芝麻油、酱油、香醋、辣椒油、芝麻酱、大蒜泥、芥末、盐、葱花等。
制作:
首先准备绿豆淀粉和水,比例为粉:水,1:5,这种比例出来会比较硬,喜欢嫩一些的可以1:6
取一个大碗,称出一份水(粉克的话称出克的水)粉倒入水中,如果在这其中加入姜黄,那么做出来的凉粉就会是黄色的。
剩下的克水放进锅内烧开,慢慢倒入淀粉水(记得慢慢加,快速搅拌,同时火转小)
搅拌均匀后转中火继续煮5分钟左右,这个时候粉浆阻力变大,同时变得透明,这个时候就可以关火了(中途记得不断搅拌,粘稠的糊糊喷上来可是跟熔岩似的)
煮好以后,倒入刷好油的大盘中晾凉,这个凝固过程大约3到4个小时
当凉粉晾凉至足够时间,倒扣,duang的一下,一整个就能掉下来了
用刮将凉粉刮下来,你也可以直接用刀切成长条或者厚块。
铺上黄瓜丝、蒜蓉、辣椒圈、香菜、淋入调好的酱汁即可食用
黄凉粉
酸奶
“酸奶、酸奶……”每到夏天,西宁的街巷里总会传来这样的叫卖声。小贩卸下挑担,掀开棉布包裹的小篮子,映入眼帘的是一碗碗覆盖着金黄色奶皮的酸奶,迫不及待地吃一口,酸甜绵滑的感觉在唇齿间自然漾开,有着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青海人吃酸奶就像北京人喝大碗茶一样,很多百姓会将鲜奶做成酸奶沿街叫卖。如今,西宁市街边有不少酸奶店铺,酸奶有的装在白瓷碗里,上面盖上玻璃;有的装在塑料碗里,方便携带。不管男女老幼,走累了都可以坐在酸奶摊子前的小板凳上,品尝一碗地道的老酸奶。
在青海人看来,这是一种家乡的味道,也体现着青海淳朴的地域文化风情
酸奶的做法:主料:鲜牛奶
辅料:老酸奶一大勺
厨具:煮锅,封闭容器
做酸奶,奶源非常重要,一些掺了水的牛奶做出来的酸奶凝固效果不是很好,品相自然而然比较差。分量根据需要而定,想吃多少做多少。
2.将牛奶煮沸,然后自然晾至常温。用手指感受一下不烫即可。
3.之后将老酸奶作为酸奶引子放入准备好的容器中,大概一两勺即可。用已经制作好的酸奶做引子比直接使用酸奶菌做出来的口感好很多。
4.将搅拌均匀的奶倒入容器中,放入电饭煲中,温度调整在35度,保温培养6个小时。青海的最传统做法是将拌匀的酸奶放入炕上,用被子盖好保温。之后酸奶就算做好了,之后自然晾凉即可食用。
食用时放一些白砂糖口感更佳
推荐阅读:
美极了!西宁又将多一个大景区,看看在哪儿?
13张图告诉你青海男人和女人区别!神准!!
来源:青海在线、达哥拯救老味道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海龙
点赞一下,我们的新闻会更好!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