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超全当爆炸突然发生时,你应该这样做

摘要

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市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爆炸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据央视新闻消息称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爆炸物品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具体原因和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据了解,目前伤者主要是烧伤、擦伤、震爆伤、骨折等。经北京医疗专家组评估,重症伤员人数有所减少。

而据一般爆炸现场情况推断,爆炸冲击波导致玻璃、碎石等造成外伤,热浪所致的烧伤、烫伤和灼伤型伤势最多。在现场的朋友可以如何急救?生活工作中如何避免烧烫伤?医院医院医院的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介绍。

遇到爆炸迅速脱离致伤源

医院烧伤整形科的主任医师、副教授陈欣表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烧伤,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即脱离致伤源,最大限度地阻断致伤源对组织机体的进一步损害。

火焰烧伤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灭火,或用不易燃烧的衣被铺盖灭火。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头面部和呼吸道损伤。

热液烫伤应立即除去被热液浸透的衣物。

化学烧伤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约有25,余种。化学烧伤创面的深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损伤越重。受伤后应尽快脱去浸有化学物质的衣物,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致伤物质明确,现场又有条件,可用中和剂冲洗,但应用中和剂不能代替大量清水冲洗的过程。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一味强调应用中和剂,为寻找中和剂耗费了时间,则是舍本逐末,遗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如果是电烧伤,发生电接触伤后,首要的是切断电源,切忌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切断电源和灭火后,应检查伤员的神志、呼吸和心跳,如有呼吸心跳暂停现象,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

中小面积浅度烧伤可用自来水冷疗

陈欣介绍,脱离致伤源后,要尽早进行治疗。对于中小面积浅度烧伤冷疗可以减轻热力对创面的进一步损伤,迅速缓解疼痛,且简单易行,是烧伤现场急救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具体做法是

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淋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但过低温度的冷疗也对创面不利。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度,多需0.5~1小时或更长。

简单包扎不要随意涂抹药物

保护创面烧伤创面可用清洁的敷料、毛巾、床单等覆盖或进行简单的包扎,适当保护以防再次污染。

1.不要向烧伤创面涂抹不适宜的物质,不要随意涂抹药物,如:不明剂量的抗生素、消毒剂等以免引起过量吸收中毒。

2.不要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以免妨碍对创面的观察和深度的判断。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质,如黄酱、酱油、香油、牙膏、香灰等,因为这些物质对创面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反而会妨碍清创和增加创面污染的机会。

我国台湾地区过去也是火灾和烧烫伤高发的地区,在烧烫伤急救上提出了“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并广为宣传、家喻户晓,起到了很好的救治效果。“冲”就是烧烫伤后的即时冲淋降温,“脱”就是除去燃烧后或浸满热液的衣物,“泡”指的就是冷疗,“盖”是指创面的覆盖,“送”医院。

烧烫伤多数可避免

陈欣表示,平时熟知一些基本的烧伤预防和急救常识,对避免烧烫伤损害是非常有帮助的。

烧烫伤是意外伤,很多情况下都是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是不正当的处理意外事故时造成的,因此烧烫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预防意外伤烫伤的重要环节。工作中的许多操作规程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甚至是生命和血的代价总结出来的,一定要重视和恪守。

2、时刻注意排查可能的烧烫伤隐患。如:老化的煤气灶、老化松动的电器和插座接头、不稳定的热液装置

3、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热水器、电暖器等

4、正确处理家中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意外事件,如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总闸门并开窗通风,千万不要打开电器开关(包括电灯、排风扇等),也不要在现场拨打手机

5、改变容易引起意外烧烫伤的生活不良习惯。如:躺在床上吸烟常因困倦睡着,烟头引燃被褥烧伤;冬季长时间应用电热装置(如:暖宝)睡着后引起低温烧伤;甚至长时间将笔记本电脑放于膝上操作也会造成皮肤的低温烧伤。

6、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试有风险的医疗保健操作。如:拔火罐、艾灸、大蒜等有刺激性植物的穴位贴敷,这些操作很容易造成皮肤烧伤,有时甚至是深度烧伤。

幼儿易成受害者应注意防范

幼儿常常是烧伤的受害者,因此有幼儿的家庭要特别注意,预防儿童烧伤

1、浴室和厨房是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常见场所,因此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停留在这些地方。

2、给幼儿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热水口的温度不要高于55℃

3、热水瓶、热汤等不要放在幼儿可以触摸到的地方

4、不要在餐桌上放置台布,以免儿童扯拽将餐桌上的热汤打翻造成烫伤

5、在端热汤进出门是一定要打招呼提醒家人照顾好儿童,避免冲撞造成烫伤

6、不要用空的饮料瓶存放易燃、有腐蚀性的液体,以免造成儿童误饮

7、不用的电器插座要应用防触电的插头封闭,避免幼儿触摸

8、过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看管好儿童,正确燃放

早期严重烧伤不宜长途转运

医院医院相关专家,就事故可能引发的烧伤和爆震伤的抢救要点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对中小面积烧伤,原则上应就近组织抢救,以便及时治疗,减轻痛苦。严格掌握转送时机,注意合并症----吸入性损伤、骨折、大出血、眼损伤、中枢神经损伤。早期的严重烧伤患者,应到就近的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原则上在未恰当处置前不宜长途转运,否则,极易发生休克。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转院时,最好在伤后4小时内送达目的地。如不能此时间送到,应就地抗休克,待休克基本平稳后再转送,转送途中要求呼吸道通畅、休克基本控制、无活动性出血等,并应设法输液,给镇静剂,减少颠簸。

烧伤后的4个阶段

1.休克期

组织烧伤后的即刻反应是体液渗出,一般要持续36~48小时。小面积浅度烧伤,体液的渗出量有限,通过人体的代偿,不致影响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烧伤面积大而深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可急剧发生休克。伤后48小时内主要威胁病人生命的是休克,所以临床习惯称为休克期。液体复苏是早期处理最重要的措施。

2.水肿回吸收期

伤后48小时开始,渗出于组织间的水肿液开始回吸收,临床表现为血压趋向稳定,尿液开始增多。局部渗液重吸收,若大量坏死组织分解产物与细菌毒素入血,病人可表现全身中毒症状和内环境紊乱。

3.感染期

烧伤水肿回吸收期一开始,感染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浅度烧伤:如早期创面处理不当,此时可出现创面周围炎症。严重烧伤:由于经历低血容量甚至休克的打击,全身免疫功能处于低迷状态,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很高,早期暴发全身性感染的几率也高,且预后也最严重。

4.修复期

组织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同时,组织修复也已开始。浅度烧伤多能自行修复,深Ⅱ度靠残存的上皮岛融合修复;Ⅲ度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修复期应注意对一些关节、功能部位进行防挛缩、畸形的措施与锻炼。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康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有的还需要作整形手术。

其他治疗

(1)重视合并眼烧伤和眼角膜继发损伤的治疗。

(2)注意畸形的预防和矫正,减少和减轻残疾,以提高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3)提高对烧伤后心理疾病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希望大家永远都用不上这份指南!!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癫疯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jj/9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