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亮点

三是践行“三严三实”,让民生工作“强起来”

本报记者 得舟 通讯员 孔繁玉 马斌 韩孟颖

做实做细社会保险保民生解民忧

该区人社局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三严三实”贯穿人社工作各环节,要求干部坚持把“严”字当头,从“实”字着力,实干务实、真抓实干,强化人社部门自身建设,确保人社干部思想、作风、民生工作、三基工作“四个起来”一是学习“三严三实”,让干部思想“提起来”局党委以“三严三实”为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把全局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坚持“三严三实”,让干部作风“硬起来”局党委多措并举,通过讲廉政党课、签订廉政承西宁晚报新闻诺书、推行效能建设“一二三四五”工作法等综合方式,以强力工作模式倒逼作风转变,做到了服务群众“有心”、工作推进“有谋”、克难攻坚“有为”、遵章守纪“有戒”,以作风转变提升人社事业发展新水平紧盯重点民生工作,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着力加强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各项人社重点工作四是对照“三严三实”,让三基工作“实起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东区实际和区情特点,紧紧围绕全区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监察等重点民生事业,全力营造抓“三基”、强“三基”的浓厚氛围,通过不遗余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牢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有力西宁晚报社地址推动了全区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大发展,使全区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牵线搭桥促三方对接召开城东区首次“众创春天——加强三方对接、共促创业就业”对接会,政府部门、辖区企业和大学生创业者100多人面对面互动、交流和对接另外,区政府拟建设规模型、综合性大学生创业大厦,大厦总建筑面积25789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入驻企业约150户,创业可带动就业约1000人

严格执法劳动者基本权益有保障

●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2014年至今,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96件,涉及劳动者当事人96人,涉案金额1810万元,截至目前,已办结74件处理省、市、区陪访案件8件,建立健全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实施基层调节解员联络制度,有效促进了东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秉正义西宁晚报招聘信息·促和谐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2014年至今,共受理劳动保障投诉案件91件,处理90件,涉及人员5608人,为劳动者追索劳务工资5233万元处理处置突发性群体讨要工资、爬塔吊恶性讨薪案件25件,处理省、市、区信访督办案件12件,涉及人员515人,处置中央巡视组督办案件2件

人事人才管理为全区提供人力支撑

●失业保险有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2014年至今,审核发放失业金751.90万元,审核发放医疗保险费128.60万元,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工作,一年多来完成失业保险扩面1611人及时办理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2014年至今办理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3544本

紧盯民生重点做服务群众有心人

重服务·提效能

抓党建·促严实

民为本·广覆盖

为了规范窗口单位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提西宁晚报招聘版高服务效率,该区人社局对照“四风”及“庸懒散奢”主要表现,在窗口单位集中开展了“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执行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作表率,提升执行落实能力”、“严肃纪律、规范执法”、窗口单位服务标准化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整治庸懒散奢、办事难、执法不公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制定下发《局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科室主任值班制度》、《派驻人员监管制度》等三项规章制度以“三项制度”为抓手,全天候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工作纪律和服务质量进行督导检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开设文明礼仪培训班,特邀市委党校老师重点讲授窗口服务人员形象、仪容、仪表、语言等方面内容,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形象三西宁晚报联系电话是针对部分业务窗口排队较长的情况,在推出叫号服务的基础上,服务大厅配备业务引导员,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民服务,引导其到相应窗口办理业务,极大方便了老年群众办事四是开展以“不让工作在我们这里耽误、不让群众在我们这里受冷遇、不让工作差错在我们这里出现、不让不良行为在我们这里发生、不让人社形象在我们这里受到损害”为主题的“五不让”活动,以工作实效促作风转变五是组织部分区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并在“两代表一委员”中聘请10名“监督评议员”,加强对该区人社局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评议,及时向该局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标准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效率与资源再整合与西宁晚报电子报优化以后的的效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大力开发社区公益岗位,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组织少数民族妇女参加刺绣、插花、清真食品制作培训班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及金保工程应用培训工作,将“金保工程”系统及《标准化手册》作为打造社区就业平台的服务指南,为居民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2014年,2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3个社区被评为市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

●“阳光大走访”让培训接地气开展“阳光大走访”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创新培训模式,更新培训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培训意愿,在各社区举办中式烹饪和手绣等培训班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培训工作更加务实方面取得了新的突西宁晚报破2014年至今,培训城乡劳动者1200人,创业培训375人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对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予以嘉奖制定《城东区在编在岗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在编在岗干部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有效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原则,进一步严格规范职称评审工作●认真做好人事人才工作2014年至今选聘了10名高校毕业生到韵家口镇下属各村工作,先后招录协勤辅助人员、消防文职人员、城管助管员、治安协防员和交通协警辅助人员及代课教师共216名,区政府每年支付777.6万元财政补贴,极大地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2014年至今,累计培训公务员230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1500人

该区人社局西宁晚报社以“三严”要求推动干部队伍作风转变,以“三实”精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积极探讨新常态下就业工作的新路径,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据统计,2014年至今,该区重点扶持创业人员569人,创业带动就业2032人

●积极落实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创业就业工作新部署,区人社局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全市首次创业讲坛,100名创业大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创业讲坛以“创新驱动新引擎、创业实现中国梦”为主题,通过创业讲坛“进校园、进课堂”,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解疑答惑,分享创业企业成功经验,发掘创业潜力,点燃创业激情西宁晚报广告报价,搭建创业平台

●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稳步开展按时完成参保居民转外、异地等非定点就医的备案、审批及医疗费用的录入、审核、报付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新农合工作有序推进,2015年全区参合人数为34328人,参合率达99.2%,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应参尽参今年4月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部分业务下沉到东区,为辖区用人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就近办理业务提供便利,目前“三险”业务已稳步、有序运行

近年来,城东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各项人社重点民生工作

全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喜结硕果

●养老保险西宁晚报报工作扎实推进该区人社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三实”精神扎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2014年至今,养老保险扩面净增3245人为1463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8153.05万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全区635位60岁以上的农民率先参保,截至目前,享受待遇领取的有596人,发放养老金79.9万元,政府补贴达570.93万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行简政放权,企业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下沉社区,为老百姓就近办事提供方便

扶创业·带就业

强素质·重人才

提质量促效率让办事窗口更便民

●政府搭台百姓受益先后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2014年至今,城镇新增西宁晚报就业9456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9096人,就业困难人员及“4045”人员实现就业1052人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亮点城东区政府投资205万元,提供950平方米创业孵化场地,作为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的城东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动运行通过创业大赛评选出14家优秀创业企业入驻基地,如今,已累计带动就业90人,创收280万元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lanhealth.com/xnwbnr/1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