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是一个省发展的龙头城市,但因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城市也被划分为多个等级。我国的省会从五线城市到一线城市都有,但也基本都保持稳定或者上升趋势,有一个省会却不升反降,由三线城市降为了四线城市,当属最“失落”的省会了,它就是青海省省会西宁。
这个城市排名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得出的。其实,在年之前,西宁还一直都是三线城市,但是在年后公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名单中,它已经沦为四线城市,真的让人感到遗憾。
作为省会,西宁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它的分量却很高。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古时候曾经比较繁华,因为西宁是古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和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它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
西宁的城市规模不大,人口人口万,年GDP亿元,这里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有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著名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夏都”。还记得“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首歌吗?写的就是发生在青海湖的动人故事。
走在西宁街头,这里也有林立的高楼、热闹的商业区,但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比起条件更适于发展的地区,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是太艰苦,给城市的进一步繁荣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劣势,GDP规模常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二,同样处在高原地区的西藏拉萨GDP倒数第一。青藏高原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影响了西宁本身的发展,还导致西宁的经济腹地价值大打折扣,西宁所辐射的青海省7个地州市,有6个是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州。可见,西宁的发展受限受地理因素影响很大。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